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一回,在文章里提到了“干泡”。
不少的朋友,不知道这是什么。
泡茶喝茶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茶叶还能干泡。
难道这像干洗衣服那样,可以不用水吗?
当然不是。
干泡的概念,是功夫茶里的说法。
原本上,功夫茶式的泡法,不分干和湿,统称为功夫茶。
直等到最近几年来,台湾的茶空间概念传到了内地,干泡台和茶席渐渐的在茶圈里流行。
为了以示区别,原先泡功夫茶时,那种水冲水流,满桌子都是水的泡法,就被称为湿泡。
湿泡法,就是传统的茶叶店里,最司空见惯的方式。
一大张的茶盘,上面摆上茶杯。
喝茶时,但凡有多余的茶水,直接往大茶盘上一倒,水流就顺着橡皮管子,汇入到茶水桶里。
而干泡,则是相对于湿泡而言。
干泡台,布置上了雅致的桌布或茶席,整个台面整洁干净。
但凡在桌面出现了水渍和茶渍,需要及时的用茶巾擦拭,以免留下痕迹。
而多余的茶水,则统一倒入进桌上的茶盂内。
那到底,干泡法和湿泡法,分别有什么好处呢?
《2》
湿泡,是传统型的茶桌布置。
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湿泡法的时候,茶盘是可以弄湿的。
湿泡的时候,茶桌上要放上一张,占据桌面过半的大茶盘。
再然后,将盖碗、公道杯、茶杯,以及茶夹、茶刀等零碎物件,一应的摆放在上面。
泡茶喝茶时,放冷了的茶汤,喝剩下的残茶,洗茶杯的废水,通通直接直接倒在茶盘上。
顺着底部的管子,流入到下面的茶桶。
从泡茶的好处上看,湿泡法更方便泡茶动作的施展。
哪怕是动作幅度稍微再大一点,以悬壶高冲的方式,烫洗盖碗、茶杯等,也不担心溅湿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