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油伞桐油味,油纸伞的桐油味对人体有害吗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4-01-15 12:39:07

推荐词

油桐树,中国特有而又极为普通的树。它远离市井,根扎山野,默立村头,散落田埂,朴实无华;其花深藏乡间,缤纷如雪,清冷而不失美艳;它历史源远流长,其油用途广泛,备受关注,现显寥落。尽管昨日辉煌不再,如今其花仍为老乡美,果入百姓心,油润乡村梦。

树木档案

油桐树,中国特有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又称三年桐、桐油树、桐子树。大戟科,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枝条粗壮,无毛;叶片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花雌雄同株,与叶片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花瓣白色,基部橙红色,有同色的射出条纹,倒卵形;核果球形或扁球形,果皮平滑,先端稍尖。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先生在《桐花》一文写道:“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诗人赞美桐花,将它的美“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就让我们随诗人轻盈的步履,一同走进油桐树的世界,回味其过往,细品其春华。

去除油伞桐油味,油纸伞的桐油味对人体有害吗(1)

油桐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赏桐花、拾桐籽,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乡愁,留存心灵深处的温馨记忆

身处乡隅百姓感恩的树

油桐树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它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适生于缓坡及向阳谷地、盆地及河床两岸台地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因其长得快、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而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在我国分布甚广。

油桐树皮灰褐色,枝条粗壮,其貌不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众多老乡记忆深处,能够变现、改善生活、补贴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就数漫山遍野生长的油桐树了。每到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似锦桐花洒满坡,点燃了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金秋时节,肩挑马驮着桐籽走向供销合作社收购站是老乡们最惬意的事,收购站也是那个时代人气最旺的场所,热闹非凡,桐籽收获季,整个街道上空弥漫油桐特有的香味,每当看到老乡们将桐籽变现后手捧那个时代面额最大的人民币“大团结”,满脸喜悦消失在喧闹街市,孩子读书学费有了保障,“柴、米、盐、油、酱、醋、茶”有了着落,生活也就有了希望。

俗话说:“种上一片桐,怎吃也不穷;种上一片棕,怎吃也不空。”可谓是众多乡亲谋生之本、衣食之源,因油桐树的赐给和滋养,百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油桐籽经压榨产出的桐油还是乡亲们屈指可数能飞越高山、带上无限遐想进入繁华都市、甚至能漂洋过海迈向更广阔天地之物。

油桐树不笔直、不挺拔、不张扬、不造作,甘愿根扎沟谷山间,任凭雨打风吹,从不怨天蹉跎;花开时节映山野,落花时节化春泥,油桐树素而不俗,花艳而不妖,果实而不华,老百姓喜爱有加。

随着时间推移,尽管油桐树在人们的视线里不再那么浓烈、亮眼,但赏桐花、拾桐籽仍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乡愁,留存心灵深处最温馨的记忆。

去除油伞桐油味,油纸伞的桐油味对人体有害吗(2)

油桐树果实

浑身是宝用途广泛的树

“栽桑种桐,子孙不穷。”过去很多地方都流传这样的民谣,油桐与桑树一样,自古以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有着广泛用途。

在中国古代,桐油使用遍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桐油涂抹的油伞、各种木制家具、门窗、农具、乐器美观耐用;城墙宫殿需大量的桐油来处理木材,用桐油与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夯实地基,各类船只用桐油调制的油泥镶嵌缝隙,可增加防水性能。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航行,所乘宝船无不漫浸桐油的香浓。

更重要的是桐油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能,是最优良干性油之一,具有干燥快、比重轻、有光泽、不导电和不怕热以及耐酸、碱、盐蚀等特性,在工业上用途很广,供制漆、塑料、电器、印刷及人造橡胶、人造汽油、人造皮革等用,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桐麸含有机质、氮素、磷酸等,是肥效很高的有机肥料,并有防治地下害虫和改良土壤的效果;油桐的老树叶切碎捣烂水浸液可防治地下虫害;桐果壳可制作活性炭和提取桐碱;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木材洁白,纹理通直,加工容易,是果材兼用的好树种,其材亦可培育木耳。

由于桐油在工业上有广泛而重要用途,1880年开始世界许多国家从我国引种,油桐由此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油桐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工业农业上,医学上也有它一席之地,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述:“桐叶,气味苦,寒,无毒;主治:恶蚀疮着阴,消肿毒,生发。木皮,主治:五痔,*三虫。花,主治:傅猪疮。罂子桐,子可作桐油,桐子油气味甘、微辛,寒,有大毒;主治:摩疥癣虫疮毒肿。”

油桐全身是宝,名不虚传。

去除油伞桐油味,油纸伞的桐油味对人体有害吗(3)

每年桐花盛开时,“蓝衣壮”男女青年在桐花林里对唱山歌。 王明福摄

穿越历史屡现笔端的树

油桐树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始于何时难以定论,但它漫浸着岁月的变迁,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已开始大量广泛地利用桐油。

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是文献资料中较早记载油桐树的著作,文曰: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桐子油有大毒,毒鼠立死。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北宋科学家陈翥所著《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著作,《桐谱》一书对植桐做了详细的记载,说明桐油在当时应用广泛,官府重视。明代,桐油需求量日益增多,出于海运、防倭寇之需,太祖皇帝朱元璋下旨在钟山南麓建桐园、漆园、棕园,由于官府大力提倡种植油桐树,栽培技术也日趋完善。

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详细叙述了植桐方法,将所种植其他作物收毕“仍以火焚之,使地熟而沃。首种三年桐。其种桐之法:要二人并耦,可顺而不可逆……首种三年桐,为利近速。”由此可见当时种植油桐其效益可观。

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对16种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榨油的工具及使用方法做了详细说明,还就桐籽产油量每石得三十三斤、桐一榨已尽流出等做了详细记载。

清代,“桐油的功用日宏,种植者益众”“妇孺知其利”,桐油的种植和利用范围逐渐扩大。民国时期和解放战争期间,桐油已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物资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桐油仍旧是我国重要外贸物资产品,且产量雄居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无论是在农耕时代还是现代,桐油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除了桐油外,桐花暮春开放,它不争春来报,不与百花比,悄无声息怒放,沉默不语化泥,人们自古以来就有喜欢桐花的情结,也深受历代文人墨客青睐。

无论是大唐诗人白居易《桐花》一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还是刻意追求诗美的小李杜李商隐在《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中“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无不得益桐花熏染诗兴大发,就连南唐后主李煜的《感怀》“又见桐花发旧枝,一缕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仍以桐花起笔,在烟雨迷蒙中,让人仿佛看见他倚栏眺望,对亡妻周后娥皇的无限怀念,可谓千古绝唱。南宋著名诗人、大臣杨万里、清代著名画家汪士慎对桐花也是情有独钟。

桐花除流畅于笔尖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外,还是节季之花,有警世作用。每年清明至谷雨,桐花开放,春耕春播繁忙,俗谚“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才下种。”否则延误播种时节,影响来年收成。

绿了山岗美了村庄的树

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退耕还林还草广大群众得到实惠;不砍树能致富,已成为老百姓共识和追求方向。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油桐树曾淡出我们的视线,如今,很多百姓重拾旧爱,把它作为脱贫致富的优先种植树种,并注入新的生命力。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这样报道中国油桐之乡广西天峨县三堡乡万亩桐花盛开的景象:这里是有着中国油桐之乡之称的三堡乡,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桐花盛开的季节,烂漫的桐花绽放洁白如雪,一簇簇一片片,从低海拔往高海拔地带依次盛开洒满了整个山坡,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桐花就像一大片白雪在阳光下闪烁耀眼光芒;三堡乡是“蓝衣壮”的聚居之地,每年桐花盛开的时候,你都能看到很多“蓝衣壮”男女青年在桐花林里对唱山歌,穿行在花海中,也许你能遇上美丽的壮族姑娘和壮族小伙子动情歌唱。三堡乡油桐种植面积将近8万亩,近两年当地开始利用桐花发展旅游产业,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收获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油桐树不愧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兼得的树,它既绿了山岗,美了村庄,还滋养了一方百姓,从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结合统一。

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已吹响,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已出台,种桐植桑能致富,绿水青山美乡间又重回百姓视野。在人间最美四月天,让我们暂别喧闹的都市,一起走过山岗,陇上穿行,伫立村旁,赏桐花与众不同的美,闻桐油别样香浓。(班华东)

作者简介

班华东 广西天峨县高楼山林场场长,一位热爱林业事业、甘愿扎根基层20年的护林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