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什么意思,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哪里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4-02-02 03:09:31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凉州,在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县。"凉州词"即为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第七十九卷《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王之涣这首《凉州词》是一首意境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在当时是广为传唱的名篇。

相传当时,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同为著名边塞诗人又都在洛阳游学,他们因互相倾慕对方,故而常常小聚闲谈、唱和。一天三人又相聚在酒店饮酒作诗,偶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位难分伯仲的大诗人便约定以伶人所唱歌曲多少来评定他们的诗艺高低。歌女们先是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和高适的一首绝句。王之涣以为自己早就出名了,可歌女们却一首他的诗都没唱,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就指着最漂亮的一位歌女对王昌龄、高适两个人说,如果这位歌女唱的不是王之涣的诗便一生不再与二位争夺高下,如果是王之涣的诗,就要王、高二人当即拜他为师。其后,这位最美丽的女子终于开口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 果然唱的是王之涣的诗,这首诗就是《凉州词》。

这个故事虽然真实性有待考察,但却客观地表明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诗的首句按照从下到上、由近到远的顺序描绘一幅动人的画面:向远处望去,波涛汹涌、气势澎湃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像一条绮丽的缎带轻盈地向白云之间飞去,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唐诗中描写黄河的好句很多,这一句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诗人选取与黄河河流相反的方向为参照,"上"字,渲染了黄河高低错落、源远流长的壮阔之美,同时也展现了凉州的边塞广袤无垠的壮丽之美。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点出了本诗的主要意象﹣﹣塞上的孤城。在辽阔的画卷中,如果"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远景、大背景的话,这一座"孤城"是近景,它是整个画卷的中心。"万仞山"在黄河白云的映衬下,静静地守护着一座孤城。这个大漠中的孤城就是塞北边关的戍守堡垒了,"孤城"意象的引入,为下面两句中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第三句,由视觉转为听觉,羌笛之声忽然而至,使征夫们心中顿生思乡之感,心中一阵悲凉。"杨柳"是唐诗中常用的意象,因为"柳"与"留"同音,因此折柳相赠意思是劝君暂留的意思。所以在唐诗中"杨柳"这个意象往往与离愁别绪联系在一起。无须多问,这悠扬传来的苍凉遒劲的羌笛之声,一定会引起征夫们对家乡和亲人们的怀念,更何况吹奏的还是《折杨柳》呢?此情此景,对于离家万里的征夫们来说,由于思乡心切,不用见到折杨柳,就是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也会触动心中隐隐的离恨。

这一句造语巧妙,诗人不直接说羌笛何须"闻折柳"而是说"怨杨柳","怨"字,深化了诗意,也点明了征夫们的心态。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是:过了玉门关,即使春天来了,杨柳树也不会变绿,也就是说边地气候寒冷异常,春天来得很晚,言外之意是在物产不丰的塞外边关,分别时刻想要折柳相赠都难以实现。思乡之情更为强烈,进一步升华为对杨柳的怨恨,使上一句的诗意到此喷薄而出,水到渠成。"何须怨"三字运用得委婉而含畜,极其逼真地写出了戍边者的矛盾心理,他们既思念故乡又不想辜负戍边卫国的重大责任,只能在无奈中聊以自慰。

本诗写戍边征夫思乡不得还的离愁别恨,诗情起伏有致,格调苍凉而慷慨,意境悲壮而不颓废,写出了盛唐气象中诗人广阔的胸#一日一首古诗词# #一起赏唐诗# #唐诗宋词分享# 襟,可谓是"唐音"的典型代表。

春风不度玉门关什么意思,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哪里(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