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吃掉潘多林新长出来的嫩芽,这是过去8万年潘多林的繁衍手段,还没有长大就被草食动物们吃掉,这就导致潘多林的无性繁殖受到了影响。在它附近还没有发现颤杨的雌株,因此它的有性繁殖几乎没有可能,完全得依靠自己的复制。自从20世纪开始,潘多林面临的情况就越来越恶劣。
潘多林面积减少
不过这些动物也不是什么用都没有,它们啃食树叶和树皮,加快潘多林的“新陈代谢”,使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保证潘多林的活力。然而人类猎*当地的熊和狼,造成了掠食者减少,下面的食草动物因为,没有天敌大量繁殖,已经开始拖垮当地的食物链了。潘多林在其啃食下,面积开始减少。
潘多困境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潘多林被动物们大肆啃食的时候,一场疾病悄无声息地在这片树林里打响。对颤杨树来说,真菌感染、树皮溃疡和叶斑病等是常见疾病,类似于人类得流感一样。然而对于潘多林来说,这些很有可能成为夺取它生命的洪水猛兽。
因为长达8万年的无性繁殖,潘多林的抵抗力十分弱,基因单一造成它的抗病性也很差。并且这里面每个单株的基因是相同的,一个得病,全部被感染。人类在周围使用用药,加大了对害虫的选择力度,导致现在的害虫一批更比一批强,其结果就是潘多林无力应对病虫害,树木质量越来越差。
植物学家们发现,树林里有的树木出现了真空,遇到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就会直接倒塌。还有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发生了改变。潘多林过去8万年的无性繁殖,单调的基因让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弱。缺乏基因交流让它们的演化之路积重难返,基本上已经走到物种进化的死胡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