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上周开学了。第一天,他趴在枕头上痛哭流涕:"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妈妈也不想上班!她安慰小明:"来,咱俩抱头痛哭一下。"哭过之后,妈妈尝试用巧克力引诱他:"路上吃块巧克力怎么样?"小明虽然只有四岁,但已经有些原则了,便这样被说动了,去了幼儿园。
晚上妈妈去接他,看见她就高兴地跑过来。显然,对于小明来说,幼儿园的新鲜感已经盖过了分离焦虑。妈妈问他:"今天开心吗?"他回答:"超级开心!"又问:"明天还来吗?"他回答:"还来!"再问:"明天来还哭吗?"他回答:"不哭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没有再提上学的事,希望小明能自己适应。他们按部就班地起床、穿衣、上车,一路上小明都没有说话。但到了幼儿园门口,他突然开始扒着楼梯哭:"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小明虽然有些承诺,但还不能完全相信。于是,妈妈尝试使用"承认大法",我不规劝你,也不反驳你,你说什么我都说:好的。我知道了。来抱抱。
通常,小明发泄够了,就会去上学。但今天,他在楼梯上说了一句话,让妈妈十分警惕。他问:"张老师今天在吗?"任何一个母亲,看到孩子一脸眼泪,警惕地询问某个老师今天在不在的时候,心里都会感到担忧。妈妈心里想,张老师是不是做了什么让小明不喜欢的事?如果没有,孩子就是怕她、不喜欢她,又该怎么办?要转班吗?要转学吗?
妈妈的想象力开始狂奔,但必须停下来,问问小明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了?为什么不喜欢张老师?"妈妈问。小明回答:"我不知道,我就是不喜欢她!"没有理由,没有原因,这让妈妈感到很困惑。她知道不能深聊,不能反复提,否则会让孩子更加固执。
于是她换了一个话题:"那你喜欢谁呀?"小明回答:"我最喜欢李老师了。"妈妈决定去找李老师谈谈,看看能否了解小明的想法。她侧面打听了一下昨天小明是否挨了张老师的批评。如果确实如此,李老师作为主班老师应该会介入调解,跟张老师沟通一下跟孩子的说话方式。如果没有这事儿就更不能平白的增加孩子跟老师之间以及她与老师之间的嫌隙。
打听的结果是昨天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李老师也没有不作为,她说:既然今天小明不喜欢张老师,那就让他跟着我怎么样?小明听了这话脸色立刻由阴转晴,点头如捣蒜。妈妈在心里感叹老师用的这词甚好--今天。你只是今天不喜欢张老师。那有什么关系?明天你也许就喜欢了。今天早上你还不喜欢爸爸呢,晚上不就又觉得他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