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片摄影市场触底反弹后,越来越多的新朋友开始接触胶片相机。能否自动拍摄、外观是否好看、画质是否优秀、价格是否实惠,这些因素是大家主要关注的点。但本公众号本着继续瞎搞的心态,打算讲一些不怎么被人关注的胶片相机选购细节。这个系列会分为很多期,咱们今天就从卷片与退片部分开始。
一、让每卷多拍两张
我们选购胶片机时经常关注的是相机本身的价格,却往往忽略了胶片的成本。过于宽大的机身,有可能导致一卷胶卷少拍摄一张照片。一般来说,由于单反相机存在比较复杂的反光镜箱结构,机身宽度会稍大。而小体积的旁轴相机在这方面表现会稍好。
轻注意上图两款相机红线位置所标示出的区别。上方的佳能 QL17 G-III结构设计十分紧凑,这样的相机经常能在一卷胶卷中拍出39甚至40张照片;而下方体积巨大的美能达SR-1则会浪费暗盒到成像区域的一部分胶片长度
除此之外,部分相机的胶片需要将上下两侧齿孔全部对齐八爪牙后才能稳定过片,这也会增加一些额外的胶片的消耗。精密的相机只需要让片轴的一小部分和一侧八爪牙咬合胶片即可稳定过片。
以今天的胶片价格来看,尽量采取上图这样“极限”的装卷方式会更经济。当然动手能力强的还可以尝试接片头拍摄
另外,部分自动相机可以实现完全过片到胶卷的片尾,而有些相机则会在拍摄36张后就开始自动回卷,也是选购时应当考虑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