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编的江湖地位,藤编全球哪里最高端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10 22:04:07

2、 钱钟书先生在牛津大学毕业时候,写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个题目上来就被导师否定了。不得已,论文最后改成了《《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

钟书先生向来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却不得不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不过,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深谙中国古文学的先生对中国文学是有一种自信的。这种自信绝非像是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外文,就在这自说自话。相反,先生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作出判断。

《管锥编》中有大量的西方作品用来作对比,目的我觉的也就很明确了,还是一以贯之的看法: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不该妄自菲薄,可以说是表达的非常明白了。

管锥编的江湖地位,藤编全球哪里最高端(5)

牛津大学时代的先生

3、郑朝宗先生写过:不轻易写“有系统的理论书”是钱钟书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决定了的,那时有一位好心的同学劝他写一本文学概论之类的书,结果遭到了拒绝。

先生说:

那种书“好多是陈言加空话”,即使写得较好的也“经不起历史的推排销蚀”,只有“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流传”。

李洪岩也写过:

什么是范式、体系?说白了,批评者所谓范式、体系,实为西方中心论的无形发病,是根深蒂固的体系崇拜心理的第一千零一次发作。他们看了黑格尔等西方主流哲学的样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凡是与黑格尔传统不一样的,就是没有体系;没有体系,就是没有思想,就是无能,至少不能算是大思想家。

其实这已经说的很透彻了,体系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从自然中总结而出来的,钱钟书先生所知甚深。

但他最终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写《管锥编》,放弃掉了体系,是有他的用意的。

就好比一个人明明可以坐缆车直接登山,但偏偏要徒步攀爬,不是因为他买不起缆车的票,而是为了欣赏沿途风景。

管锥编的江湖地位,藤编全球哪里最高端(6)

钟书先生抛弃体系,用古文,用笔记这样一种载体,看似散漫,实际上是为了避免体系带来的僵化。

其实我个人认为,大凡是体系越来越完善,就越来越僵化。钟书先生所写的,呕心沥血所写的绝非是为了一时计,而是为了计长远。

05

那么《管锥编》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我凭借自己的理解略加剖析。

管锥,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管锥编的江湖地位,藤编全球哪里最高端(7)

1、《管锥编》是一次中西古今文学知识的交融,钱钟书先生以一人之力,把这些文学作品捏合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评论而评论,倒是有启发后人做学问,切记融会贯通之意。

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写这本书来表达一种中西方文化交融继而人文交融的思想和愿望,同时也是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意义,意图保留一份特别的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的火种。

这一条是为学问的传承,是治学的部分。

管锥编的江湖地位,藤编全球哪里最高端(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