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人物形象赏析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27 09:40:47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刘姥姥根本不是简单愚笨的农妇,她有情有义,知恩图报。只是淳朴善良掩盖住了她的机智聪明,这正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刘姥姥在《红楼梦》中只是个善逗人开心的狡诈农妇吗?显然不是。实际上,刘姥姥初访贾府末了的结尾对联,便已暗示刘姥姥与凤姐初会行将产生的长远影响:“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她在巧姐生命中所将扮演之角色,是隐含在她生命的预测之中的。在金陵十二金钗正册上,巧姐被描述为一位在偏僻村落路边客栈中织布的妇女。底下诗句评判她:“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此诗最后一行之首字,正是巧姐之“巧”字。作者一再暗示刘姥姥在巧姐命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许正是想以此强调目睹了贾府极盛与极衰的刘姥姥的见证人身份吧。

刘姥姥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人物形象赏析(17)

最后,让我们再回想一下刘姥姥给贾母讲的那个女孩取木材的故事。从“红楼梦曲”终曲之预测以及烧毁甄士隐家之火灾看来,马房之失火对于最后落在贾府之灾难形态,似乎是一重要线索。作者使这场火阻挠刘姥姥讲的故事,可能在提醒读者:我们很难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划出界限。刘姥姥杜撰的一个女孩去取木材的故事,很可能会转变成终会发生的事实。

全文总结:

刘姥姥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人物形象赏析(18)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只是个贫苦、普通的农村老妪,她在《红楼梦》中出现的回目也不多,却从第一回到第三回的三进三出,贯穿了全文,同时也鉴证了贾府一度从“吃紧”到再度兴旺,以及最后的衰败。均从她这位老妪,一个外人的视角说出了荣国府之事。作者为什么要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写起?其深意在于沟通上层与底层,京城与乡村的联系,一开始就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更为广阔的视野。其次,秋尽冬初,王家冬事未办,让“积年的老寡妇”刘姥姥到荣国府去“打秋风”“见一见世面”,突出了贫富对比与炎凉世态。再次,此回刘妪“一进”,隐伏“二进、三进及巧姐姐之归着”(“脂批”)。千里伏线,首尾相应。

刘姥姥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人物形象赏析(19)

这应该归功于曹雪芹不凡的笔力。犹如《红楼梦》中其他的次要人物,如贾雨村、甄士隐、冷子兴、焦大等,作者旨在利用这些“边缘人物”暂时充当叙述者,使“作者之介入”减到最低限度,透过他们的观察视角来丰富文本的叙述。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布斯曾将这种“对事件过程产生相当影响的戏剧化叙述者”命名为“叙述代理”。

由上述可以看出,刘姥姥不仅诙谐幽默、善良机智、深谙世故,还有着农村人所具有的爱财奸巧等特点,如第七回中她会因为凤姐的刁难而心生紧张,又会因为受到了银子的施舍而由衷欣喜,这一描述使得这位农村老妇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在这种生动形象的描述中展现出她可爱的一面。而在一百一十三回中,她用夸张的说法向凤姐讨好时,又展现出了自身的奸巧做作和深谙世故等形象,种种形象相结合,形成了刘姥姥饱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在整部《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人物,看似渺小,且和所有人物、环境都不协调的刘姥姥却被作者赋予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正是她的三进三出贯穿了整部作品,具有升华以及提高文学内涵和价值的重要意义。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