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专权宦官,明朝宦官专权的影响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10 13:14:13

而杨晔案,其实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个案件,杨家世代高官,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杨荣虽然去世多年,但他的门生故吏依旧遍布朝堂内外,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代表着文官群体,敢于触碰文官群体的利益,汪直的做法是相当冒险的。

果不其然,文官集团感受到了汪直的威胁,或者说感受到了西厂的威胁,开始反扑。大学士万安、刘翔、刘吉、兵部尚书项忠等联合六部众臣联名上书请求撤罢西厂。压力之下,明宪宗无奈只得关闭了西厂,汪直任然回到了他的御马监工作。不过没多久,宪宗就感觉到了没有西厂带来的不方便,于是复设西厂,汪直仍出任厂督。

皇帝真有那么傻吗,不惜得罪文臣集团还要让西厂开张?说明什么呢?

举个例子,就拿上面的杨晔案来说,朱见深其实自己也心知肚明,这是一起恶性黑社会团伙恶案件,并且问题由来已久。不过就算皇帝想铲除这个团伙,也是有心无力。为什么?因为既然是团伙,就有其背后的势力,而杨晔团伙背后正是盘根错节的文臣集团,这是明朝最可怕的势力,危害远甚于所谓阉党、蒙古、女真等,而由汪直出面来动手,皇帝就可以躲在背后,由汪直替他背锅,皇帝就不必直面群臣的愤怒。

明朝四大专权宦官,明朝宦官专权的影响(5)

军功章上的汪直

汪直的才干,并不仅仅表现在搞间谍工作上。事实上,他在军事上表现出来的才能与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他在特工战线的成绩。

“直年少喜兵”,或许对于汪直来说,真正隐藏在心中的,还是在沙场建功的梦想,虽然他只是一个太监,但这种梦想从未泯灭。对于这个这个年方十六岁的弱冠少年来说,像霍去病那样北逐匈奴,封狼居胥,才是他的终极理想,不过他的残缺之身让这么的目标显然变得不可能,不过没关系,还有鞑靼,还有女真可以成为对手,当他有能力时,他就要开始努力将其实现。

首先他是明朝武举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明朝很早就有了武举制,但一直只是个形势,没有具体的执行制度与规范,直到汪直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等,武举制度才算有了规范,可以真正为国家选拔军事人才,并从此卓有成效地执行了下去。

汪直并不是只会落实制度,他立下了真正的战功,这就是著名的“成化犁庭”。

明朝四大专权宦官,明朝宦官专权的影响(6)

建州女真自从明英宗时代就开始不安分起来,成化三年时候,朱见深命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朱见深下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可见其之狠,最后建州女真两个首领李满住和董山都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董山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也即曾祖父的爷爷。当然这些细节,我们在《明史》里都是看不到的。

到了成化十五年时候,休养生息了十几年的建州女真又开始侵犯边境,朱见深是个彻头彻尾的鹰派,一次进剿不行,那就再来一次。成化时期,共有三次进剿女真,这次是最狠的一次,由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统帅大军,征剿建州。这次远征,汪直是实际上的统帅,战果是这样的,十二月,汪直等上奏报捷:“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宪宗实录》

明朝四大专权宦官,明朝宦官专权的影响(7)

同样的,战争细节我们在各种史料中都难以看到,原因和上面说过的一样。虽然战役具体细节不详,但看事后的封赏可知一斑,

担任总兵官的朱永原为抚宁侯,此役后被封保国公,汪直加俸三十六石(明朝太监无品级可升,最直接的封赏就是加俸,三十六石相当于三级俸禄),并由此总督十二团营,成为第一个掌握禁军的内臣。

(直听之,用抚宁侯朱永总兵,而自监其军。师还,永封保国公,钺晋右都御史,直加禄米。)

明朝四大专权宦官,明朝宦官专权的影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