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写的什么地方的事,城南旧事是北京什么地方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26 01:25:54

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毛贼与小英子

又比如,《我们看海去》中的没有姓名的毛贼,小英子去草丛中拣皮球时与他偶遇,在好奇心与好心肠的驱使下,两人成为“道义朋友”。

一来二回,小英子知道了毛贼与他弟弟的故事——他小时候贪玩,书没念好,如今后悔已来不及。但他弟弟脑子好,有志气,年年考第一,还说长大后打算漂洋过海去念书。为了供弟弟念书、养活眼瞎的老娘,实在是事非得已才走到现在这一步。这个平日像老鼠一样缩在阴暗角落里的大男人,向小女孩敞开心扉:“我那一心啃书本的弟弟,更拿我当个好哥哥。可不是,我供弟弟念书,一心要供到让他漂洋过海去念书,我不是个好人吗?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

小英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想起了课本上的《我们看海去》这篇文章,她开始背诵,他用心聆听。最后两人约定,等将来,他给弟弟送行去国外念书,到时一起去看海。

这则故事的结局,也是憧憬的幻灭。因为,还没等到一起看海的那一天,他就被抓了。

五个章节,五则故事,情节上各自独立,前后又相互关联。《城南旧事》写的是一个女孩的童年往事,也是孩童眼里、北京城底层百姓的悲欢人生的缩影。

城南旧事写的什么地方的事,城南旧事是北京什么地方(5)

电影《城南旧事》中,小英子与父母

书本尾声,随着小英子爸爸的病逝,她自己的小学毕业,童年也随之画上句号。“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回首往事,小英子发现,家里的佣人宋妈、街坊兰姨娘、蹲在草地里讲故事的毛贼,包括自己的爸爸,这些常常要她做大人的人,无一不随着她童年的远去,他们一并没了踪影。

每一则故事,像一粒光泽平实的珠子,小英子的成长这是串起这些珍珠的丝线,最后在她失去童年的那一天,丝线打上了结。

城南旧事写的什么地方的事,城南旧事是北京什么地方(6)

朋友认为,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读完整本书,我对林海音文风的最大感受是:朴实自然,又不乏孩童的天真调皮。

品读过程中,我想到《呼兰河传》。同样是写童年题材,萧红与林海音笔下都有众生,都有着孩童般的天真与真诚,却都没有张爱玲那种绣花式的精巧句式。但是萧红浓郁绵密的情感,将读者层层裹挟;林海音淡淡的哀愁,总会被孩童调皮的口吻及时化解。

她写儿童专注于寻常事物的乐趣:“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

她写孩童受的失落反应:“心里好难受。我口袋里有一块化石,可以在砖上写出白字来,我掏出来,就不由得顺着人家的墙上一直画下去,画到我家的墙上。”

她写生病中模模糊糊的感受:“我想着想着觉得自己在渐渐地升高、升高,我是躺在这里,高、高、高,鼻子要碰到屋顶了。”

这些细节描写,一点都不用力,显得自然真切,却又因为童年记忆的共鸣,让人读来不觉会心一笑。

城南旧事写的什么地方的事,城南旧事是北京什么地方(7)

作家林海音

作家傅光明对林海音做出这样评价:“同二三十年代前辈女作家相比,林海音的小说里既有庐隐的悲愁哀怨,苏雪林的清爽遒劲,凌叔华的疏朗飘逸,也有冰心的诗意抒情,以及石评梅的豪情壮志。

回首往事,我的童年与故乡中,也有傻子、哑巴、被人猜测与诟病的漂亮女孩,想必你的童年记忆中也不乏一组边缘人的剪影。为何,我们无法写出他们的故事、自己的童年呢?

余光中曾说:“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人到古稀,林海音还会对旁人感慨: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台湾,一个是北京的宣南。

城南旧事写的什么地方的事,城南旧事是北京什么地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