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红烛”这个标题,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一首赞美红烛的诗,尤其是这首诗有一个类似于题记的句子------“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就是要赞美红烛燃烧自己、奉献他人的无私精神吗?
确实如此,这首诗让人太容易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了。
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理解,肯定是不深入全面的。
为便于大家思考,先把原诗引用如下:
红烛(序诗)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本诗是一首序诗。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当时正留学美国,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这一部诗集的名字叫“红烛”,诗集连序诗共62首,分《李白》、《雨夜》、《青春》、《孤雁》、《红豆》5个篇章,而序诗的标题也是“红烛”,由此可知,诗人对红烛寄寓了深厚真挚的情感和深沉丰富的思想,不是仅仅赞美“红烛”具有奉献精神就可以概括得了的。
其次,闻一多是著名学者、诗人。
闻一多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十三岁时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
他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仅有十七岁的闻一多就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年纪轻轻的闻一多已经有很深厚的文学修养,对诗歌创作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此,他创作红烛,不应当只停留在前人已经无数次歌咏过的奉献这一高度上,而是应该有所发挥和拓展。
第三,诗本身有明确的标示。
本诗主体部分围绕“成灰”与“泪干”来写,关于诗的层次划分,大家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在那里有比较详尽的分析。
诗歌虽然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写,但是,并不只是赞美红烛“成灰”与“泪干”所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而是侧重于写自己对于红烛“成灰”与“泪干”的认知过程。
关于“成灰”。
第二节诗人曾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对此,他也曾“一误再误;矛盾!冲突”。也就是说,他一开始对此是并不明白的,不明白红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在第三四节,诗人对此就有明确的认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并且说:“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意思是说,这是经过选择而确定的最合适的方法,奉献自己具有极伟大的意义。
关于“泪干”。
大家读后面的诗节,可以找到同样的思路:先提出疑问,后面加以解释。这里就不再赘言。
从以上三方面可知,本诗并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更是一首自我成长诗。
人可贵于认知的发展,正如陶渊明所言“觉今是而昨非”。
形成正确的认知,可以使内心变得更明澄通透,心情更加平和愉悦,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如果此刻认为读书对自己更有益,那么漫无目的刷屏的手就会停下来,然后端坐桌前,手捧书卷,心无尘杂。
认知水平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也决定着我们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