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报告,欧洲约20%的在校儿童和青少年上学期间经历过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作为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场所,如何应对日益恶化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期关注欧盟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和做法,以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
当前,欧洲的许多儿童和青少年面临各种挑战,包括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失业率上升、网络欺凌和技术成瘾等,导致欧洲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激增。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场所,学校教育需要超越学术成就等狭隘目标,更积极地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贡献。
因此,欧盟认为将旨在促进心理健康以及预防欺凌的方案纳入学校教育,是保证儿童和青少年包括弱势和边缘化儿童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战略之一。
20%的在校学生遭遇心理健康问题
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恶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报告,欧洲约20%的在校儿童和青少年上学期间经历过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半的问题在14岁之前出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欧盟2021年发布的一份涉及1万多名11—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报告称,1/5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欺凌、应对学业的挑战和孤独而在成长过程中感到不快乐,并对未来感到焦虑。
一项针对7个欧洲国家(意大利、德国、荷兰、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7682名6—11岁儿童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12.8%的儿童有心理健康障碍,其中3.8%的儿童可能有情绪障碍,8.4%的儿童可能有品行障碍,2.0%的儿童可能有多动障碍。
而抑郁症和焦虑症是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五大原因之一,自*是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10—19岁)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高收入国家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被边缘化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影响。
内在化与外在化障碍交织重叠
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障碍类型有哪些
心理健康障碍有许多不同类型,每种障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表现。已知的心理健康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行为障碍,这些障碍通常分为“内在化”和“外在化”障碍。
内在化障碍通常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这些障碍的症状指向内部,常见的例子包括焦虑和抑郁。外在化障碍通常指行为,儿童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障碍外在症状包括攻击行为和暴力等。品行障碍是心理健康状况外在化的一个突出例子。
当然,内在化和外在化障碍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它们之间也可能有重叠。
在一项对8个欧洲国家(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的6245名6—12岁儿童自我报告心理健康的研究中,22.0%的儿童报告至少有一种心理障碍,从荷兰的16.4%到保加利亚的27.9%不等。该研究还显示,这些国家中内在化障碍的患病率为18.4%,外在化障碍的患病率为7.8%。一些证据表明,女孩的内在化障碍比率比男孩高,女孩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男孩的两倍。
儿童最常见的另一个心理健康问题是焦虑症,“焦虑”通常指的是没有任何明显原因但持续严重到足以干扰日常生活的恐惧情绪。根据相关研究,焦虑症状开始出现的中位年龄为7.5岁。
以学校为基础采取干预措施
欧盟发布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框架
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对学习生活等造成潜在影响,因此预防和干预变得日益重要。
2021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学校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系统、整体方法》报告认为,在21世纪,教育需要超越狭隘的部门目标如学术成就,积极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是以学校为基础,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该报告提出了一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综合框架,旨在指导学校采取全校参与的整体方法,以有效和持续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该框架侧重于所有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福祉,同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个主要目标,并辅之以针对面临风险的学生以及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的其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
该报告所提出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框架,主要包含课堂、学校、部门间三个层面。
从课堂层面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明确侧重于教育儿童作出健康的选择,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福祉。课程从小学到高中,面向所有在校儿童和青少年,包括社会和情感教育(情感意识和调节、设定目标、积极认同、自尊和自我效能、同理心、关系构建、合作、建设性解决冲突)、复原力建设以及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识别症状、寻求帮助、消除污名等)。课程应适应学生群体的需求,同时具有文化敏感性。为此,教师应得到充分培训和支持,以便能很好地教授课程,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调整干预措施。
课堂氛围。关爱、协作、平等和包容的课堂氛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包括支持性的同伴关系、包容性的实践、关爱的师生关系,以及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参与有意义活动和协作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关心、支持、同理心、尊重、沟通、包容性和归属感的实验室,并练习他们在情绪调节、设定目标、解决问题、克服挑战、给予和接受支持、协同工作和协作解决问题方面的技能。
教师教育和指导。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产生积极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方面得到充分培训和支持。基于此,学校教师接受教育和指导的领域要包括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和情感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福祉,包括使用互动和体验教学法与循证实践;在课堂上实施心理健康方案;解决欺凌问题;与同事、家长和专业人士合作;识别学生的心理症状;发展自己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并照顾自己的健康和福祉。此外,教师还要理解以儿童为中心、协作型和建构主义教学法的重要性,并采用这些方法与学生分享知识的构建(共同设计材料、参与、协作学习和评估)。
从学校层面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学校氛围。构建以教师、学生、家长和专业人员之间的联系、归属感和合作关系为特征的积极学校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校成员感到受尊重、被认可、被支持、被联系、被包容和安全。在学校环境中,相互尊重、尊重多样性、包容、平等、善良和团结的价值观需要贯穿整个学校。此外,需要实施解决不当行为的政策和措施,所有成员都要感到受保护,免受偏见、歧视、暴力或*扰以及欺凌。
学生参与度。学生需要成为心理健康和福祉项目的积极伙伴,不仅在课堂上,而且体现在整个学校背景下,包括政策、实践和干预等举措的规划、实施和评估。学生也可以自己参与干预措施的实施,如心理健康的同伴中介支持。
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密切合作。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让家庭作为关键合作伙伴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加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互补作用。家长的参与将有助于减少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和忽视,并使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在支持子女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学校与家长合作需要采取一种更具赋权性和文化敏感性的方法,并对他们的不同需求和观点作出更积极的回应,包括来自边缘化背景的家长的需求和观点。
员工福祉和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强烈地影响着教室和学校的氛围。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工作人员需要拥有积极的心理。
从部门间伙伴关系的层面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定向干预。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举措,一般包括开设面对所有学生的通用课程,而针对面临风险或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一般会采取选择性干预与指示性干预相结合的定向干预措施。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不能取代普遍干预措施,而是根据需要与专业人员和机构合作,学校提供额外支持,这种干预在减少心理健康症状方面特别有效。而对有心理健康风险的学生采取选择性干预措施,可以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免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在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指示性干预措施中,辅助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教师在与专业人员和家长合作支持学生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与专业人员和机构的伙伴关系。随着干预措施从普遍性干预转向选择性和针对性干预,许多措施的推进需要跨部门合作。学校需要与各种专业人士和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密切合作,以解决弱势和边缘化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专业人员、学校工作人员和家长作为一个团队协同工作,同时学生也会积极参与,这种跨部门合作的方法将确保干预措施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中心,并仍然以学校为基础。
与当地社区的伙伴关系。当地社区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利益相关方。来自社区的支持,如提供资源和服务、传播信息以及为家庭、儿童和青少年组织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有助于帮助学校实现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标。社区的参与对于帮助家长减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和忽视也至关重要,并有助于改变可能使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家庭面临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社会规范。此外,社区合作伙伴可以促进在社区获得外部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从而确保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儿童和青少年获得额外支持。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