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主要生活在哪里,节肢动物全部生存在陆地吗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4 10:52:57

蜕皮动物总门—节肢动物门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学名:Arthropoda)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蚊、蝇、蝴蝶、蜘蛛、蜈蚣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有动物种数的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节肢动物主要生活在哪里,节肢动物全部生存在陆地吗(1)

1.动物学史

从寒武纪大爆发开始,节肢动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占据了当今生物界大约75%的物种多样性。

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常见的鲎、蜘蛛、蝎子、水蚤、虾、蟹、蜈蚣、蝗 虫、蝴蝶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已知的节肢动物约有100多万种,占动物总数的80%以上。种内的个体数量也很大,例如一群白蚁可有几万到几十万头, 迁飞的蝗群以百万头计数,海洋中的一些浮游甲壳类多到不可计数。另外, 它们的分布也极广,海水、淡水、地面、土壤以及动、植物体内、外都是它 们生存的场所。特别是昆虫还侵入空中生活,这在无脊椎动物中是仅有的一类。一些昆虫甚至组成社会生活,群体中的个体有严格的劳动分工,这也是节肢动物高度进化的标志之一。身体两侧对称。由1列体节构成,异律分节,可分为头、胸、腹3部 ,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分节的附肢。附肢有双枝型和单枝型两类。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体外覆盖着几丁质的外骨骼,又称表皮或角质层。在相邻体节之间的关节膜上,角质层非常薄,易于屈折活动。附肢的关节也可活动。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蜕皮。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阶段叫做龄期。循环系统为开管式。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为鳃或书鳃,陆生的为气管或书肺或两者兼有。原始的节肢动物靠体表交换气体。神经系统为集中型链状神经系统。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平衡和视觉等感觉器官。眼有单眼和复眼两种。复眼由个眼组成,能感知外界物体的运动和形状,能适应光线强弱和辨别颜色。多数雌雄异体。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此外,还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生活环境极其广泛。

2.特征

节肢动物基本上都是有性繁殖、卵生的。部分物种也有孤雌生殖的现象。

其身体表面有几丁质组成的外骨骼;随着身体的长大,需要经历蜕皮的阶段,将旧的外骨骼脱掉。

身体两侧对称且像环节动物一样分节,但部分体节融合成特别部位,如头部及胸部。有些节肢动物,例如蜘蛛,头部及胸部进一步融合成头胸部。每个特化部位的机能亦作相应的变化。

身体,取体节的反复构造,被外骨骼包围而形成身体表面的体节单位。体节之间关节可动。根据种类的不同,也有如果体节里面特定的东西组合能相合一下继续的外骨骼被覆盖等,外表上某在构成机能上的单位。譬如,有分成头部、胸部、腹部3部分,或头胸部、腹部的2部分的身体称呼,这个作为每节肢动物的各分类群的特征采用。

身体的附肢,例如足部、触角、口器等都分节。附肢的功能亦高度特化,负责感觉、行走、游泳、进食以至生殖等。

从各体节,有脚出。脚同样用外骨骼覆盖,脚上也有关节。[需要解释]

一部分的分类群,成为由蛋孵化的幼体性成熟的成体的过程,有进行显著地形态变化的生物变态。甲壳类和昆虫类等。

节肢动物体内有腹神经索,且在每个体节中连着一对神经节,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从神经节连接到身体其他部分。

脑部位于头部,在食道上方。

3.生长繁殖

多数节肢动物雌雄异体,且往往雌雄异形。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卵裂的方式是表裂,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一至数种不同的幼虫期,有时这些幼虫的生活习性与成虫不同。也有些节肢动物能进行孤雌生殖,即没有受精的卵就能发育为成虫。此外,还有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节肢动物是没有无性生殖的。

除蔓足类和寄生等足类等少数甲壳动物外,多数节肢动物雌雄异体。个别附肢变化为交配器官。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生殖方式多样,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除两性生殖外,还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许多节肢动物生殖量大,卵黄较少,受精卵很快孵化成幼体。有的卵含卵黄多,有很好的卵壳保护或受母体保护、孵出时体型与成体相似。世代间隔在某些昆虫和小型甲壳动物不到 3天,所以一对两性生殖的雌体或一个孤雌生殖的雌体在几周内可产数百万个后代,相反,某些大型冷水虾蟹类4岁或更多年才成熟,隔一年产卵1次。

节肢动物主要生活在哪里,节肢动物全部生存在陆地吗(2)

4.生长环境

海水、淡水、地面、土壤以及动、植物体内、外都是它们生存的场所。

一些昆虫甚至组成社会生活,群体中的个体有严格的劳动分工。

5.科学价值

节肢动物外骨骼可以形成化石。从距今约8~10亿年前的伊迪卡拉动物群中即已发现了节肢动物化石,从早寒武世开始三叶虫大量出现。许多节肢动物化石曾作为标准化石用于地层对比和指示沉积环境。

6.和人类的关系

像螃蟹、海螯虾、淡水龙虾、虾等甲壳亚门生物长久以来就已是人类料理的一部分,目前也有不少已经商业饲养再贩售。昆虫的营养价值至少和肉类相当,在欧洲、印度以外的许多国家(伊斯兰文化例外)会生食或是熟食昆虫。烹调过的捕鸟蛛(会去掉其防御用的高度刺激性触毛)是柬埔寨的一项美味,也是委内瑞拉南部Piaroa印第安人的食物。人类也会无意间食用了其他食物中的昆虫,因此食品安全法规会订定不同食物中允许被昆虫污染的程度。为了供人类食用而刻意饲养节肢动物或是其他小动物(称为minilivestock),已开始出现在畜牧业中,而且是对生态友善的概念。商业蝴蝶繁殖提供鳞翅目给蝴蝶温室、学校及研究机构,做为教育展览或是研究用。

不过节肢动物对人类食物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植物传粉:2008的研究调查了100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作为食物的植物,估计传粉的经济价值为1530亿欧元,约是2005年农业食物生产产值的9.5%。除了授粉外,蜂族会制作蜂蜜,这也是快速兴起的产业及国际贸易项目。

红色的胭脂虫生长在中美洲,对阿兹特克及玛雅文明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当中美洲在被西班牙殖民的时候,胭脂虫是墨西哥第二大的出口,目前又开始受到重视。马蹄蟹的血液内含有凝血剂鲎血液细胞溶解产物,现在用来检查抗生素以及洗肾机器中是否有危险的细菌,也用来检测脊髓性脑膜炎以及一些癌症。法医昆虫学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证据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有时甚至也包括死因。近年来昆虫也用来做为药品或是其他医疗用物质的潜在来源。

节肢动物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可以在陆地上及水中活动,因此有些机器人设计开始考虑模仿节肢动物的结构。分节提供的冗余性可以让节肢动物及仿生学机器人在部分肢体受损或是移除时仍会正常移动。

7.下属

恐虾纲(Dinocaridida)

蛛形类(Arachnomorpha)

三叶形亚门(Trilobitomorpha)

螯肢亚门(Chelicerata)

有颚类(Mandibulata)

多足亚门(Myriapoda)

泛甲壳动物(Pancrustacea)

甲壳亚门(Crustacea)

六足亚门(Hexapoda)

地位未定

马尔拉虫纲(Marrellomorpha)

直虾纲(Euthycarcinoidea)

类肢纲(Artiopoda)

8.马尔拉虫纲

马尔拉虫纲(学名:Marrellomorpha)是生存在寒武纪至泥盆纪的节肢动物。特征有身体柔软,背甲形状呈星形或圆盾形,躯干瘦弱,附肢细长等等。由于缺少矿化的硬质部分,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化石分布,因此仅在化石特异埋藏地区分布。

节肢动物主要生活在哪里,节肢动物全部生存在陆地吗(3)

(1)分类

目 Acercostraca

瓦尚虫科(Vachonisiidae)

瓦尚虫属(Vachonisia)

盔虫属(Xylokorys)

马尔拉虫目(Marrellida)

马尔拉虫科(Marrellidae)

马尔拉虫属(Marrella)

科 Mimetasteridae

叉形虫属(Furca)

拟星虫属(Mimetaster)

地位未定

澳大利亚马尔拉虫属(Austromarrella)

(2)澳大利亚马尔拉虫属

澳大利亚马尔拉虫属(学名:Austromarrella)是一类已灭绝的马尔拉虫纲节肢动物,它在澳大利亚的寒武纪中期地层中被发现。

(3)马尔三叶形虫

近期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重要进展,一些澄江生物群及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重要分子陆续被发现,其中外形奇特的Marrella就是一个原先仅产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中寒武世早中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一个重要的节肢动物化石,它的发现使Marrella的产地扩展至劳亚大陆之外,地层时代下延到中寒武世早早期,对于早期后生生物的演化、古地理环境的恢复研究有重要意义,随着凯里生物群中包括Marrella在内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分子的增多,凯里生物群的意义更显重要并将取代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一些演化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