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发展到汉代有哪三种方式,汉代散文发展的历程有哪些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03 14:16:32

知识点概要

从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时期,汉代是中国散文文体兼备期。按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所列文体,如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等,在汉代已基本全备。后世的文章选本和文体论著作,对文体的分类虽不相同,但汉代的散文仍然可以涵盖其多数文体。如清人姚鼐编《古文辞类纂》,把先秦至清代的古文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这13类文体在汉代也已经全备。汉代散文按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论散文,叙事散文,抒情议理散文三大类。

散文发展到汉代有哪三种方式,汉代散文发展的历程有哪些(1)

结合作品理解

两汉政论散文成就最高,它是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初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主要是贾谊、晁错。《过秦论》、《陈政事疏》(《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是贾谊著名的政论散文。这些文章注意总结秦王朝覆亡的教训,对于如何巩固汉朝政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重农抑商,削弱诸侯等。贾文逻辑严密,气势奔放,感情激越,具有辞赋的特点。晁错的著名政论有《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等,提出了削藩、贵粟、农战结合、屯垦戍边的主张,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抵抗匈奴方面都比贾谊前进一步。晁文立论精辟,说理透彻,文字洗炼,风格质朴,其不足之处是略乏文采。贾、晁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代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而且一直被后世奉为政论文的楷模。鲁迅先生就盛赞他们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随着帝国政权的稳固和定儒家思想于一尊,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汉文学史纲要》)。《史记》是西汉散文由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其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通天地人的尝试。《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幷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至于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书信体散文通常有抒情与议理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品有枚乘《上书谏吴王》,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杨恽《与孙会宗书》等。最为著名的是司马迁《报任安书》,堪称中国散文史上第一篇正面袒露襟怀、抒发怨愤的作品。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唯物思想与无神论光辉的哲学著作。王充提出了文学的实用性原则,即“劝善惩恶”、“匡济薄俗”。内容方面则要“归实诚”,使“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文学审美方面主张“息华文”、“倡真美”。《论衡》堪称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著作,其思想新奇,写作风格也如其所提出的文学思想一样,具有独特的面貌。

加深印象

散文的写作风格、艺术特色与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悟密切相关。

政论家的散文,以批评时政、讨论国计民生等相关问题为主,重要的作家如贾谊,晁错等;

历史家的散文,以记叙史实、描绘人物性格与活动为主,重要的作家如司马迁,班固等;

思想家的散文,以研究学术、探讨人生哲学以及社会根本问题为主,重要的作家如王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