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巴切夫斯基是“非欧几何”最重要的创始人,他的“罗氏几何”为数学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但是,在“非欧几何”创立之初,罗巴切夫斯基却倍受冷漠、嘲讽与恶毒的人身攻击。
整个数学界没有人能理解他创立的成果,无论是大学还是科学院那些著名的数学家,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研究成果,他还因此丢掉了优越的工作,晚年在抑郁中含恨而终。
“非欧几何”是从《几何原本》的第五公设发展起来的。
《几何原本》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所著,所以称为“欧氏几何”。
我们在中小学学习的几何,大部分是《几何原本》里的“欧氏几何”知识。
而不属于“欧氏几何”系统的几何内容称为“非欧几何”。
“非欧几何”主要分为两大系统,一种是“罗巴切夫斯基”于1834年创立的“罗氏几何”(又称双曲几何),另一种是“黎曼”于1854年创立的“黎曼几何”(又称椭圆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是“非欧几何”的开山鼻祖,他真正意义上开创了非欧几何的先河。
“欧氏几何”、“罗氏几何”与“黎曼几何”的区别主要在于“平行公理”的截然不同,三者的区别如下:
①欧氏几何: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②黎曼几何:在同一平面内,任何两条直线都会相交。(不存在平行线)
③罗氏几何: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之外的一点“至少有两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可以推论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
“非欧几何”要在大学里才会学,如果你跟一个没接触过“非欧几何”的人去谈“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不把你打一顿那是算好的了。
“罗氏几何”的创立者“罗巴切夫斯基”在向数学界宣布他的成果之后,就受到了这样的遭遇。
1826年2月23日,“罗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学”的学术交流会上,兴致勃勃地宣读了他的第一篇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却遭到正统数学家的嗤之以鼻。
读完论文后,“罗巴切夫斯基”诚恳地请求与会者提出修改意见,众人冷漠地报之以嘲讽。
学术委员会非但不给他做出任何评价,反而把他的论文给弄丢了,不知被遗弃到了何处。
“罗巴切夫斯基”又写了一篇论文,这回直接交给了科学院著名的数学大师“奥斯特罗格拉茨基”,这位大师回复他的是恶毒的挖苦与攻击。
麻烦事接踵而来,社会上的一些人也公开发表文章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在“罗巴切夫斯基”陷入困境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支持他,就连“非欧几何”的另一位发现者高斯也不肯公开声援他。
晚年的“罗巴切夫斯基”的遭遇更加悲惨,教育部免除了他在大学的一切职务。
1856年2月12日,伟大的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在抑郁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含恨而终。
“罗巴切夫斯基”去逝之后,他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才渐渐被认识到,最终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美,被人们赞誉为“几何学中的哥白尼”。
“非欧几何”的创立,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动摇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统治地位,为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做为“非欧几何”的开山鼻祖生前受到的却是极不公平的遭遇,实在令人叹息。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