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到十三经的变化的原因,四书六经为什么变成五经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23 08:27:23

《十三经》是自西汉至北宋间逐步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从孔子删订“六经”,到最后形成“十三经”,中间经历了西汉“五经”、东汉“七经”、唐代初期科举“九经”、唐中期“十二经”到北宋“十三经”等演变阶段,前后历时1600余年之久。这是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五经到十三经的变化的原因,四书六经为什么变成五经(1)

一、从周“六艺”到孔“六艺”

周“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就是周代的礼仪;乐,指音乐;射,是射箭技术;御,是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文学;数,是算法,包括数学等科学知识。这六种技能,都是贵族阶段日常事务中所必需掌握的才能。所以当时贵族子弟必须先习此六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贵族。

每种技能,各成系统。《周礼·保氏》介绍这六种技能为:“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具体为:礼艺五科: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艺六科: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护、大武六套乐舞;射艺五科: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种射箭的方法;御艺五科:鸣和鸾、逐水曲、舞交衢、过君表、逐禽左五种情况下驾驭马车的技能;书艺六科:象形、指事、会意、转注、谐声、假借;数艺九科: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

孔子致力教育,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教授学生。《诗》又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各地诗歌;《书》即《尚书》,为了古历史文献的汇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直到春秋中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易》为了古代占笠的书,相传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合称《周易》;《礼》即《礼仪》,主要是士大夫交往的礼仪规范;《乐》是举行各种礼仪所用的音乐;《春秋》为鲁国的史书,记述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

这六部古藉并非孔子所做,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对它们进行一番整理,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

《滑稽列传》云:“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礼》用来节制人的行为,《乐》用来引发人的和乐之情,《书》用来指导政事,《诗》用来表达情意,《易》是用来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春秋》用来阐明道义。

孔子的“六艺”与周“六艺”相比,去掉了射、御、数三艺,增加了《诗》《易》《春秋》。前后“六艺”变化的原因,有人认为孔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贵族教育,对射、御、数是陌生的,自己不很懂,就没法教学生。我认为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不是孔子改老六艺为新六艺的初衷。孔子进行的不是贵族教育,他招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学,学生来源不受身份、阶层的限制;孔子进行的不是基础教育,不是教幼儿识字,而是带有研究性质的教育。他的学生都是成年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生活阅历,至少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孔子进行的不是职业技能教育,而是传授道术,传授一种理念,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舍弃射、御、数这三种具体的技能,增加《诗》《易》《春秋》,正是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伟大之处。

二、从春秋末年的教科书的《六经》到西汉中期儒家经典《五经》

孔子的“六艺”,后被其门徒奉为《六经》。马一孚先生认为:“经者,常也,以道言谓之经;艺犹树艺,以教言谓之艺。”“常”即经常、始终存在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规律。《六经》为儒家经典,在其他领域,各有经典。如道家的《道德经》;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地理学经典《山海经》等等。

在春秋末期儒家经典形成后,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在之后长达二百五十多年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霸天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并不吃香,没有多少市场,也没人给予重视。秦灭六国,靠的是法家,西汉初期的振兴,依靠的是道家。直到战国结束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战略,儒学典籍才从诸子学说中脱颖而出,成为朝野上下取法的圣经宝典。由于在秦焚书坑儒时《乐经》不存,汉武帝把《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立于学官,为五经。自此,儒家思想由民间学派上升为国家意识,“五经”也由一家之言成为汉代儒家经典。

汉武帝罢黜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初设明经科,作为察举中的重要环节,把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儒学和政权相连,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致使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因无进身之路而日益衰微。这也使战国儒家从“孔子之后,儒分为八”的状态,在“五经”旗帜下得到重新整合。后世儒学虽然受到佛学、道家学说的冲击,但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在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时期,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儒家经典在《五经》的基础上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从西汉《五经》到东汉《七经》

东汉时期,由于孔子地位的上升,阐述孔子思想的《论语》被列为儒经;由于“以孝治天下”,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孝经》,也上升为儒经。儒家经典由五部增为七部。

五经到十三经的变化的原因,四书六经为什么变成五经(2)

四、从东汉《七经》到唐初《九经》

唐代以科举取士,科举之“明经”科,就是考察读书人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唐朝初年著名学者孔颖达主持编撰“五经正义”,以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其中所谓“五经”,指的是《周易》《古文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这五部经典,这跟汉代的“五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汉代“五经”之《礼》指的是《仪礼》,到唐代则变成了《礼记》;汉代《春秋》指的是《春秋经》,唐代则变成了《左传》。

唐初,儒经又增加了《周礼》、《礼记》,并将解《春秋经》的《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入经,加上原有的《书》、《书》、《诗》三经,合称《九经》。《九经》成为“明经”科的考试范围,但不是全考。将《礼记》、《左传》称大经,《诗》、《周礼》、《仪礼》称中经,《易》、《书》、《公羊传》、《谷梁传》称小经;通三经者,需通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二经者,需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

唐初儒家经典的变化特点,一是“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全部入经。《周礼》是三礼之首,主要记载周王朝以及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制度;《仪礼》讲述古代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偏重于行为规范;《礼记》主要是研究仪礼的学书论文,对《仪礼》的解释、对古代礼仪制度考证等内容。三礼成书有先后,内容各有侧重,不能互相代替,因而,在唐代“三礼”均视为儒家经书,使《礼经》的内容更全面。

第二个特点是,以“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代替《春秋》。《春秋》只有一万八千字,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242年的历史。由于《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所以,后人纷纷对《春秋》进行解读,最著名的便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左传》、《公羊传》和成书于西汉的《榖梁传》。历代学者研读《春秋》,没有春秋传的帮助,是非常困难的。“春秋三传”入经,属于把解经之书再入经。对“春秋三传”后人又有许多注疏。

第三个特点是,唐初增为九经,只是在汉五经范畴内的内部扩展,并不包含东汉时期已列入儒经的《论语》和《孝经》。这种情况到了唐中期发生了变化。

五、从唐初《九经》到唐中期《十二经》

公元830年(太和七年),唐文宗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介等用楷书分写,花费大约七年时间,把儒经刻石。到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完成,史称《唐开成石经》。这次儒经刻石,除唐初九经外,又加入了《孝经》、《论语》、《尔雅》,儒经由九经增至十二经。其中《孝经》、《论语》是东汉之后第二次入经,而《尔雅》则是首次入经。

六、从唐《十二经》到南宋《十三经》

北宋时期,把《孟子》一书入经,儒家经典《十三经》正式形成。

《孟子》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的著作,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主要阐发了以天赋的性善论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和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孟子》一书,从战国时成书到宋代时入经,期间经历了一千余年。其原因主要在于孟子不是儒家开创性人物,其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具有独立性。《孟子》一书及孟子本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升格运动”。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东汉时《论语》入经,《孟子》“传”的地位并没有变化。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人物开始,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席贡把《孟子》刻石入蜀石经。这是儒家石经中首次镌刻《孟子》,儒家“十三经”自此也全部汇齐。随着《孟子》一书入经,孟子本人的地位也迅速攀升。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配享孔庙。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结语

纵观“十三经”的形成过程,我们仿佛可以有如下总结:

1.孔子对古籍删改后形成的“六经”,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是“十三经”的根本。西汉董仲舒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主流地位,同时也为儒学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当然,这些人为因素并不是儒学长期繁荣的根本,儒学的政治观符合统治阶级的胃口、其伦理观在民间各阶层也有广阔的市场,说到底,儒家十三经的形成,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儒学内容本身。

2.儒经从西汉时期的《五经》发展到北宋时期的《十三经》,新增加的部分,绝大部分还是围绕着《五经》而展开。《礼经》中增加了《周礼》和《礼记》,形成“三礼”;《春秋经》展开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形成“春秋三传”;新增加的《论语》被视为辅翼《五经》的“传”或“记”,《孝经》是对《论语》中“孝”思想的丰富,是对孔子思想局部的继承和发展,而《孟子》则是对孔子思想全面的继承和发展;新增加的《尔雅》则是学习《五经》的工具书,是打开经书大门的钥匙。

3、儒经的发展过程也是“经”的概念扩大化的过程。本来只有“五经”才是“经”,但《论语》《孟子》《孝经》《尔雅》以及《春秋》三传等“传”,还有《礼记》等“记”,都因为其内容逐渐得到重视,也慢慢获得了“经”的地位。当然,这种变化也促进了儒经的普及。

宋代以后,“经”的概念扩大化的过程并没有结束。宋代就有人提议把《大戴礼记》也加进去,称为“十四经”。《大戴礼记》的篇章丢掉了一半多,与完整传下来的《小戴礼记》相比,也没有多少新意,况且历来不为学者重视,也就没有必要入经。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又提出“二十一经”的说法,就是在“十四经”的基础上,再加上《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这七部书。这七部书内容虽然也很经典,但与传统儒经相比,还不够格。因而,“十四经”和“二十一经之说,并没有形成共识。

4.儒家《十三经》,均为周朝至西汉中期之间的作品。每本经都不是某个人的作品,均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经书大部分为三万字左右,最少的《孝经》不到两千字,最多的《左传》也不到二十万字。儒经微言大义,揭示并阐发了许多规律,其思想的丰富性、实用性、指导性,令人叹为观止,对人类思想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