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里关于爱情描写的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的异同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30 01:19:32

《西厢记》对我来说向来是陌生而有熟悉的,陌生在于也曾从图书馆好奇的把他抽出来,不过面对大篇大篇的释义和奇特的戏曲格式还是退却了;熟悉在于大致知道剧情,还有份亲切感来自于《红楼梦》宝黛曾共读西厢。作为一个忠实的宝黛党,我带着一份窥探宝黛爱情的心境去阅读这部戏曲。

西厢记里关于爱情描写的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的异同(1)

戏曲不长,共是五本,不过却是花了大把大把的时间研读。注释虽是详细,但仍有许多处让我摸不着头脑,如今才真正晓得戏曲最难的是多么真实。有些文字很难理解,用一种当时人们较为熟悉的口语化的写法,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北方人看一本南方人用方言写的书(可能没这么严重),难度可想而知了。

撇去困难重重来谈谈这戏曲,剧情上来讲比较老套,不过是才子佳人,才子折桂中状元,抱得美人归,中间必有一丑角阻挠,结局必是一个大团圆的美好,没什么可挑错的,只是未免过于世俗。作为当时年代的禁书,真配得上“禁书”一词,整部没有太过露骨的词汇,读起来却让人脸红心热,可见王实甫功力之深。

西厢记里关于爱情描写的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的异同(2)

在男女情事情意上,笔墨甚多,着实精彩细腻。男女主人公互相观察,形成一种很先进的“看——被看”的模式,例如莺莺、张生佛殿初见时,以张生的视角观察莺莺,张生可谓是对莺莺一见钟情,先是看她“可喜娘的庞儿”娇艳,又看她香肩、柔荑。再听她声音动作,“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观察之细腻,使人无限遐想,虽未见其面,却知是个天姿国色的绝代佳人。《西厢记》中有直接及间接以莺莺视角来描述张生,从小细节也不难看出她对张生的观察,张生回忆二人初见曾提到小姐回眸看惹得他心猿意马,这就是莺莺“看”的一个表现;也有直白大胆的,如法场烧香莺莺“看”张生“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扭捏着身子儿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这般肆无忌惮的目光,炙热的让张生道“那小姐好生顾盼这小子!”这种青春男女的情愫和点滴心思都估摸的丝毫不差,爱情就在眉眼生出花朵。当真正的爱情到来时,柔弱的女子儿心也有胆量突破世俗的禁锢,谁敢说女人不比男人勇敢?

西厢记里关于爱情描写的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的异同(3)

《西厢记》内容以男主人公的视角描写较多,使得这场爱情看似张生站在主动地位,包括一见钟情崔莺莺、诗歌挑逗、琴声吸引,这看似主动,其实真正掌控在莺莺手中。女人总是在各个方面比男人早熟的,她会因男人的皮囊产生一种亲近了解的*,继而就想到自己的婚姻大事、未来人生上去,这是青春未婚少女很容易理解的一种憧憬念想,所以崔莺莺注意到俊俏的张君瑞。而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只关注面皮就太过肤浅,若是个金玉其外,那便是误了终生。所以在孙飞虎围寺庙,危急存亡之际,张生应下退围的任务,一书退敌,莺莺这里应是一方面认知到张生对自己的心思,另一方面是对张生的内在、能力的一个初步判断。首先这个人对自己有情,所以应下难题愿意解围。再看,这个男人的交际很活络,结识将军这等人物,可见也非凡品,加之一纸书信换来大军解围可知其腹内笔墨。再加之二人的诗歌酬唱,互通心意,更知此人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文思敏捷,堪为良配。一旦确定良人,崔莺莺不顾阻挠,不畏世俗眼光,大胆献身,使老夫人不得不将莺莺许给张生。在半成功的状态下,莺莺不是就此安逸,天真的毫不思量。她在情感上相当成熟,当然,这有一部分成熟来自于天然的爱情。但不得不说,有些分明是刻意为之以巩固自己的爱情,包括她托琴童传的话,她寄去的私密贴身的衣钗,这化指柔般的叮咛和提醒明明是担心情郎不忠,却让人不生厌烦,反而缠绵悱恻。

西厢记里关于爱情描写的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的异同(4)

莺莺是个相当独立的女子,思想的独立让她早熟而多疑、果敢而有判断。她让我也琢磨不透,这点体现在她对小红娘的态度上。小红娘无疑是一个一片真心为小姐,忠诚而又贴心,而面对这样的好丫头小姐仍是不肯与红娘商量某些事宜,总是有所保留,这样缜密的心思,难以捉摸的性子,这果敢的作风,组成这样一位形象丰满、富有魅力的女性。

莺莺二人无法像现代男女恋爱般自由随意,所以大部分传情是眉目传递,诗歌酬唱来实现的。二人的情诗之中,我最爱的就是其中的《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遨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何时见许兮,慰我旁徨,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本以为这是司马相如所作,没想到出处竟是这里。文浅易懂,却情真意切。

西厢记里关于爱情描写的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爱情描写的异同(5)

再看宝黛看西厢,二人玩闹的戏语都在《西厢记》中有迹可循。“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二对二人爱情以《西厢记》为序曲,更体现二人同样的爱情观,这同样的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纯粹爱情值得每位青年男女追寻向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