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冉飞
萧红故居
一、正确理解《呼兰河传》这本书1、认识作者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萧红(1911-1942)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2、正确理解
选材精妙。通过对典型事物与人物的描写,揭示日常生活背后的民众观念。
角度特别。选取对场面、人际关系、民俗仪式的描写,描摹出凄凉的人生与看不见的命运。
叙述别致。纪录荒凉的家与邻居们的悲欢,再现记忆里的童年。
描写生动。用对话、神态及侧面描写,刻画出立体人物-------小团圆媳妇,以及她的婆婆及邻居,这些被愚昧埋葬的灵魂。
思辨深刻。将有二伯的"古怪"与冯歪嘴的家庭作对比,反映出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
风格独到。娓娓道来,克制的情感最动人。
诗化小说、儿童视角、悲悯情怀、哀而不伤,茅盾先生评价说"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故居
二、环境描写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呼兰河传》叙述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即20世纪10年代中叶前后小镇民众的生态与心态,是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
1、深化主题。
《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的段落,描写了一种人世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刑法,偏偏这样施刑,还打着治病的幌子,在小团圆媳妇的苦苦挣扎中,众人快意着,他们却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小团圆媳妇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那是个荒寒、冷寂,是一个没人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这段社会环境描写,深化了作品主题。
2、预示背景。
第一章中对严冬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冻裂的大地,年老的人,赶车的车夫,卖豆腐的人,没馒头的老头。
而当时的1920年前后的呼兰河城正处在领土四分五裂、军阀控制好、与日本签署不平等条约之际。
萧红故居
三、呼兰河人的"精神盛举"1、民俗文化
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有很多东北日常饮食等习俗,对日常的祭祀、巫术做了细致的描摹。作家在物质贫瘠的基础上,更多关注精神层面的贫穷,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的愚昧与落后,以及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探索。
2、"精神盛举"
不接纳新生事物。洋牙医因招牌原因,生意无人问津,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改行兼做收生婆。
学堂建在庙里。三所学校均建在庙堂里,说明宗教盛行,信仰和学校的多元化。
永远的"大泥坑"。因为"大泥坑"给市民带来无聊的谈资和猪肉的实惠,所以没有一人站出来填平它。
物质生活的平凡。作家描写人物都是普通的人,如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染缸房里的学徒、豆腐房的伙计、扎彩铺的匠人,还有卖麻花的等等。
精神的空虚。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庙会等等成为呼兰河人的主要精神生活,全都是为鬼神而做的,这就是呼兰河人的"精神盛举"。
四、谁是害死小团圆媳妇?一个健康的女孩。年仅12岁,健康、快乐,长得黑乎乎,笑呵呵;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拥有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
一个蹂躏的女性。因为她的言谈举止,触犯了封建条框,被婆婆吊打鞭抽,水泼铁烫,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在婆婆的粗暴虐待和周围人的冷漠麻木中,那"黑呼呼、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这样死了。
面对一朵含苞待放花朵的凋谢,我们看到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心与作者感到一样的悲怆和愤怒。
谁是害死小团圆媳妇的真凶?是万恶的旧社会!!是腐朽的"三从四德"!
此时,我想起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一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萧红故居蜡像
五、语言风格语言风格的形成:戏经典片段。请剧化的讽刺、散文化的倾诉、诗化的吟叹与电影式的影像精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