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怎么描写沉闷的环境的,呼兰河传细节描写赏析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5 06:37:13

萧红的作品,可以多角度分析。从作品《呼兰河传》产生至今,该写的,人们早都写过,研究者的著作,甚至比作品本身还要多出许多倍。但是,这并不影响读者对作品的喜好,仿佛某种饮食方便的嗜好,喜欢上就欲罢不能。

呼兰河传是怎么描写沉闷的环境的,呼兰河传细节描写赏析(1)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萧红的作品是敏感的,这与她本人有着某种精神上的暗合。白朗说,“萧红是个神经质的聪明人。”

萧红自己说,“我的心就像被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浸得久了,或者我的心会被淹死的,我知道这是不对,我时时在批判着自己,但这是情感,我批判不了。”

呼兰河传是怎么描写沉闷的环境的,呼兰河传细节描写赏析(2)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起见载于香港的《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

所以,阅读《呼兰河传》时,多换几种视角,多搞几次假设,也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事。比如,从作品的民居和饮食特色的描写变化来分析,就能探寻出作者萧红的革命性特征。

01 萧红对于居住环境的描写,透露着一位萌生革命意志的青春气息。

呼兰小城中坐落的萧红故居是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东北传统民居样式,同时它也结合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而四合院是东北传统民宅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呼兰河传是怎么描写沉闷的环境的,呼兰河传细节描写赏析(3)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可以说是非常细致的运用了她家的样貌,比如其中她写到“我家住着五间房子,祖母和祖父共住两间,母亲和父亲共住两间。祖母住的是西屋,母亲住的是东屋。是五间一排的正方,厨房在中间,一齐是玻璃窗子,青砖墙,瓦房间。祖母的屋子,一个是外间,一个是内间。”

呼兰河传是怎么描写沉闷的环境的,呼兰河传细节描写赏析(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