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剧通过主线与支线相互穿透交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方面透视冉阿让的悲剧人生。当音乐剧第一幕开始,剧情随着序幕的主线继续往下发展。此时的冉阿让已经获得主教的救赎弃恶从善。
编剧在此安排第一条支线插入——即由于其自身的性格悲剧,间接伤害了女工人芳汀。这时冉阿让发生第二次转变,他决心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买单,随后他开始了第二次赎罪之路:抚养芳汀的遗孤女珂赛特。
如果说序幕中凄惨、悲怆的基调是为了奠定全剧悲剧气氛,那么在第一幕中则正式进入矛盾冲突的加剧阶段,整体剧情的节奏也开始加快。
编剧很注重戏剧张力对于故事发展的内在影响,采用一张一弛的场景转换不断的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且一张一弛的对比在宏观上也形成冲突。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得剧情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还很巧妙的将各色人物编制到一起。
当十年后,冉阿让带着珂赛特来到巴黎时,编剧在这一场景融入了法国大革命余温之下的人民生活状况:肮脏不堪的街道上有数不清的乞丐,妓女之间相互诋毁勾心斗角,工人阶级也在大国机器的庇护之外饱受剥削。
在经过一系列社会悲惨现状的刻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代表希望的革命军。他们是启蒙主义影响下对自由民主充满强烈渴望的青年学生。
这个时期的法国人民处于思想爆发的阶段,学生起义军走上街道高喊人民公仆拉马克将军的名声,迫切的希望公平自由的社会早日到来。
这是第三条支线,也是戏剧高潮迭起的开始。之后冉阿让各种悲剧性的体现都与其密切相关。
当革命军义愤填膺的走向街头呼吁革命时,前面出现的各支线与主线交织到一起——芳汀的遗孤和学生军的一个领袖马吕斯一见钟情。恰逢此时,革命一触即发。剧情开始愈加紧凑,人物出场皆伴随个人独特的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