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哪本书上的课文,《故乡》课文原文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9 17:35:26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上册,15故乡,课文笔记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对比人物前后的变化,着眼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3.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我”探求人生新路的坚定信念。(重点)

课文分析: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内容理解】

不矛盾。“欢喜”是因为闰土见到童年时的好友非常高兴;“凄凉”是因为二十多年的贫苦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

2.有人说《故乡》中的“我”只是一个陪衬人物。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小说中的“我”并不只是一个陪衬人物。①从情节上看,“我”回到故乡,目睹了故乡的人和事,起到串联故事的作用;②从主题上看,“我”是核心人物之一,是不满黑暗现实,要求变革,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

3.《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个自私庸俗、尖酸刻薄的小市民形象,你认为作者对其寄寓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观点1:我认为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厌恶的。曾经生意盈门、形象良好的杨二嫂不再安分守己,变得泼悍尖刻、贪婪势利,为了得到一点好处,对“我”奉承挖苦,对闰土恶意中伤,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她可笑可悲,仿佛跳梁小丑。虽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与贫困的生活促使她成为一个贪婪、虚伪的人,但与中年闰土相比,她仅有的做人底线也荡然无存了,作者对她的劣根性是持否定态度的。

观点2:我认为作者在塑造杨二嫂这个被扭曲的人物形象时,是饱含着同情的。尽管她有明偷暗拿、搬弄是非、势利自私的恶习,但她不也是为了勉强生存下去吗?她的巨变是社会造同情成的。作者同情其不幸的遭遇,这也从更广泛意义上反映了对受苦受难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

故乡是哪本书上的课文,《故乡》课文原文(1)

故乡是哪本书上的课文,《故乡》课文原文(2)

故乡是哪本书上的课文,《故乡》课文原文(3)

故乡是哪本书上的课文,《故乡》课文原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