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抵达东京访问,周作人被很多人骂"汉奸"
这类文章和鲁迅有相似之处,冷峻、独到,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弊病。所不同之处在于,周作人的文笔相比来说更加圆润,没那么张扬。
2、具体作品中品味其冷峻的目光
比如,他在《我们的敌人》中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入手,指出我们的真正敌人,不是活人,而是死人,是那些"附在许多活人身上的野兽和死鬼。"他指出,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封建礼教远比现实中的活人更可怕。
在《上下身》中批判封建禁欲主义道德观念,主张解放人性。他指出,人的肉体是一个整体,可是有人却以肚脐为界分成上下的等级。这种对人正常*的客观正视在当时的年代是十分难得的。
图五·"五卅"运动中上街的学生
《吃烈士》是针对纪念"五卅"运动的庸俗化。在纪念五卅运动的时候,一些人乘机发财,谋取暴利。"五卅"烈士牺牲,有人则当上官;一些商人用五卅之名捞取私利,出五卅鞋,五卅秋纱。周作人说,这是"吃烈士"。文章开始的时候,先讲中国人是吃人的民族。然后,逐渐指向现实,把现实批判和文化批判结合在一起。
三、在平和自然的散文中品味人生1、品味其散文需要清心寡欲
平和自然的散文,也叫"闲适冲淡"的文章,这类作品取材比较广泛,很多是写故乡风俗人情的,也有写现实生活的,有对人生的体味的,但是,心境、情调是平淡自然的,是内在情绪的一种渴望,同时,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更深刻的见解。
图六·书店中多是此类周作人的散文,但又有几人能读进去呢
这类散文的关键,表现的是个人性情感和趣味,是一种心境流露,一种情调,一种个人性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表达,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性的东西。具有一种隐逸的超脱的情调。
阅读这类散文,其实,也需要相应的读者。第一,最适合那种天性上好静不好动的人。清心寡欲的人。如果能整天沉醉在自己喜欢的一些琐事中的人,比如养花、养鱼,大概更喜欢周作人的这类散文。但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比较少,尤其是年轻人,更少。
第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去阅读。因为中年整天忙碌、奔波,太累,太烦躁,于是就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一个人静下来。老年人,折腾了大半辈子,多数人心态比较宁静了,可能会比较喜欢读周作人的这类散文。
2、在具体作品中沉淀自我
《故乡的野菜》讲述故乡吃野菜的风习,有一种淡淡的乡情。从妻子在菜市场买菜,谈起故乡的野菜。讲了野菜的种类:荠菜、黄花菜、麦果、紫云菜。采摘、吃法,还杂夹着童谣、引经据典。这或许会勾起每个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
图七·荠菜,也叫百岁菜
除此之外,他的很多散文都是描写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这正是杂文的特点之一。比如《北京的茶食》以从日本的一篇文章开头,说到北京没有真正茶食。感叹日常生活的粗糙鄙陋,渴望一种超越性的日常生活的心境。《谈酒》中海阔天空地谈喝酒。谈了酒的做法,喝法,黄酒,以及喝酒的趣味。
从这些散文的题目中我们就不难想象其内容,他的很多散文都是这类主题,从中不难看出,周作人是一个对生活有很高的观察能力的人,也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这让我们常常能在他的散文中寻得共鸣。
四、周作人参与社会与回归内心的矛盾心态上面提到的两种看似无法兼容的散文,却恰好构成了周作人散文的基本内容,也构成了他精神、思想的基本骨骼。一方面体现出周作人参与现实的精神,另一面体现出其回归自我内心的格调。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在周作人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