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是我们高中阶段学习一篇非常重要的小说,这篇小说几乎可以囊括所有高考小说类的阅读题型,读懂这篇小说,准确回答关于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可以迁移运用回答其他小说的相关题目,所以这节课请大家一定要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并且做好笔记。
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祝福”,那么何谓祝福呢?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在学习这篇小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小说的常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所知道的小说的常识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了解小说的常识:
定义:小说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2)情节(线索、发展)(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神态、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情节的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看来大家对于小说的知识真的了解的不少呢,那么我们读完一篇或者一部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呢?
能够大致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二、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祝福》这篇小说,然后试着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复述一下祥林嫂的故事。
指生复述。
参考:祥林嫂年表
到鲁镇以前: 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夫
到鲁镇元年 :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 :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 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到鲁镇十三年: 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这位同学复述的非常完整而清晰,但是我们的课文是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得呢?(不是)
那么《祝福》情节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呢?
1、小说的序幕和结局:从开头——“至此也联成一片了”。写祝福景象、鲁四老爷和祥林嫂的凄然死去。
2、故事的开端:从“她不是鲁镇人”——“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写祥林嫂初到鲁镇,表现祥林嫂的勤劳善良。
3、故事的发展:从“只有四婶”——“从此以后,四婶也就再也不提起祥林嫂”。写祥林嫂被迫改嫁。
4、故事的高潮:从“但有一年的秋季”——“那我可不知道”。写祥林嫂再到鲁镇。
5、故事的尾声:最后一段。写祝福的景象和我的感受。
小说中倒叙的作用你发现这篇小说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倒叙。大家结合这篇课文思考一下采用倒叙有什么作用?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情节安排)
(2)渲染悲剧气氛,反衬人物悲剧命运(气氛)
(3)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表现主题)
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小说中常常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叙述,本文的“我”不是主人公,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说第一人称的常见作用:
1.有可能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感受串联小说情节,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拉近了与读者距离。
2.便于抒发“我”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3.事件的参与者,可能会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
4.主人公遭际命运的见证人。
5.作为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的某种形象特点。
6、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更好地表现或者揭示小说的主题。
答题模式:分点概括 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1)“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因此,“我”既充当小说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2)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结构文字,展开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3)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4)“我”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我”同情祥林嫂,但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显出了“我”的无能为力。
四、分析人物描写手法,概括人物形象知识储备:你对封建思想了解多少?
1、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提倡妇女要遵循“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三从:指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品德、辞令、仪态、女工)。泛指封建礼教压迫、束缚妇女的道德规范。)
3、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而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
1、小说三次写祥林嫂的外貌,每次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刻画人物外貌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我”在河边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祥林嫂是“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是全文倒叙开头处第一次描写祥林嫂,实际上却是祥林嫂一生时序中的死前的最后一次外貌描写:比五年前大见苍老,头发花白程度跟年纪不相称,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再加上乞丐的衣着,这一切暗示着,祥林嫂的处境不仅不如第一次到鲁家(那时不幸却还健壮),而且不如第二次再到鲁家时了(那时悲惨但尚有生气)。这时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了。这个倒叙开头外貌描写的是不幸的顶点,为读者造成一个欣赏的悬念,引导读者深入下文。
第二次:“我”在鲁家第一次看到祥林嫂,恰在祥林嫂夫死出逃,初到鲁家时,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这第二次外貌描写,刻画的是自然时序中大家最早见到的祥林嫂——为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但年轻,顺从沉默、健壮能干,在鲁家暂时安了身,这段已点出遭遇的不幸,但也暗示着抗争的希望,所以尽管劳作辛苦,她却“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三次:祥林嫂被从鲁家抢走卖到山里,夫死子亡后又回到鲁家,“我”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的样子是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这第三次外貌描写,穿孝的衣着和头饰同第一次相同,所不同的是脸色和眼光今不如昔了。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抗争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中国上。
(关于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提醒学生关注祥林嫂眼神的变化:1、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2、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3、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精神有些麻木4、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5、不让祝福——失神、窈陷——再受打击6、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7、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三次描写突出了眼神的细节,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外貌描写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2、祥林嫂第二次讲阿毛时的讲述与第一次基本一样,那是不是可以删除?
不可以。
①基本重复的讲述,表明阿毛之死对祥林嫂的打击之大。
②两次作用不同:第一次着重表现祥林嫂的痛苦自责;第二次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安慰和同情。
③讲述时的状态不同:第一次还能“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第二次却是不管别人的音调和笑容如何,她只是“直着眼睛”讲,表现了祥林嫂精神的麻木和内心的空虚。
3、结合课文分析归纳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有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共性:勤劳、善良、安分、蒙昧、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也有其独特的个性:顽强、倔强,敢于反抗。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提示,抗争的表现:1、山中出逃,做工鲁镇——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维护自我尊严2、改嫁中的“出格”行为——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3、倾其所有捐门槛,洗刷“污秽”——追求人的平等权利4、死前问我鬼神——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
谁害死了祥林嫂?小说中次要人物分析鲁四老爷:
你觉得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分析?
大骂新党——思想僵化 维护封建礼法。
寿”字和“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道貌岸然虚伪。
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 “可恶!然而……”;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认为她不吉利,支持婆家把她抢回,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自觉维护者。——认为她不吉利,支持婆家把她抢回,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自觉维护者。
鲁四老爷的书房:
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
参考示例:1、显示年底实情 2、提供扩展趣味 3、展示社会环境 4、生成留白艺术
5、增加情节波澜 6、与“我”构成对比 7、揭示人物本质 8、表达作者情感
9、体现选材特点 10、彰显剪裁匠心
周作人在《书房一角。原序》中对书房有一段深刻的论述:“从前有人说过,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情,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这话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一个人做文章,说好听话,都并不难,只一看他所读的书,至少便掂出一点斤两来了。”那么我们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来看看他的“心思”和“斤两”:“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到老也还只读理学方面的入门书,看来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康熙字典》是“未必完全”的,基本是摆设,平时也不读什么书;以理学家自命却悬挂道教活神仙陈抟老祖的大“寿”字,思想实在比较混乱,他究竟在信仰什么呢?
最耐人寻味的是书房中的那副对联。一副挂在书房,一副“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个细节表现出鲁四老爷的慵懒和颓唐。“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平声字收尾,应该是那副对联的下联,上联是“品节详明德行坚定”,可见鲁四老爷是将这副对联作为座右铭的。稍后在写到祥林嫂于祝福前夕死去时,鲁四老爷却一点也不“心气和平”。火气十足,一再骂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说话是“且走且高声”的。理学家是重视胸襟和涵养的,鲁四老爷的恼怒表现和“心气和平”形成鲜明的对比。纵观鲁四老爷的言行,“通情”何在,哪见“达理”,他的表面操守与现实做人大相径庭,标榜名义与实际行动相去甚远,事理通达“只是个幌子”,“心气和平”也是个骗局。
2、你觉得柳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分析?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善意地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
她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还把更不幸的人当做自己的慰藉和娱乐,对祥林嫂最后的精神崩溃给了毁灭性的一击。
3、鲁 镇 的 人 们
对于她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很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走开去,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去逗引她,戳她的痛处,对她进行嘲弄。
人们把祥林嫂的故事当做情节悲惨的戏剧来观赏,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后,就再也没有同情和眼泪,只有厌烦和鄙视,嘲弄和戏笑。这是彻骨的冷漠,失去良知的麻木,令人战栗的炎凉。鲁镇的人们最终成为冷漠、残忍的看客和无意识的凶手。
文章的开头,我问短工祥林嫂的死因,短工淡然的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但是经过我们深入地探究,穷死仅仅是她死因的表象,真正把她逼上死路的是当时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是当时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
正如丁玲所言: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