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的全部歌曲,张艳玲演出的电影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5 15:46:32

广场舞大赛场景。

丰宁文化馆馆长杜金茹说,直到节目录制圆满结束,张艳玲才躲到节目现场的一个偏僻房间大哭一场,她也陪着一起落泪。

她是“矛盾体”,一边说自己做的,是不可小视的“大事”,一边又说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别小看我们文化工作,我们*是影响人心、凝聚人心、塑造人心的工作。”这是张艳玲常常对团队工作人员说的话。

在开展非遗扶贫工作的前期,个别乡镇领导认为这项工作不太重要,不是很配合。虽然人家行政级别比她高,她也毫不客气地批评:“*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之中,丰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重要资源,非遗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你们要讲政治,要和*对标看齐!”

乍听起来,这些话好像有点小题大做,可其实是恰如其分。

非遗扶贫剪纸工坊学员、丰宁土城镇毫松沟门村的宋桂兰大娘,今年74岁。一年前,时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的王晨阳来村里考察非遗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恰好看到她正在用剪刀剪纸,走近一看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8个字。王晨阳问:“您为什么剪这几个字?”宋大娘回答:“电视上总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我们身边的干部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要剪这几个字。”王晨阳再仔细一看,因为宋大娘文化水平有限,8个字中倒有2个错字,但也恰恰看出没有人教她剪这几个字,这正是老人对党和政府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感恩。从此,王晨阳不管走到哪里,在指导开展非遗扶贫工作时,总说丰宁有个宋大娘……

张艳玲的全部歌曲,张艳玲演出的电影(9)

张艳玲(左二)到传统木作技艺工坊进行现场指导。

对开展文化活动和非遗扶贫工作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丰宁黄旗镇城根营村党支部*刘佩仿也很有发言权。

几天不见,刘佩仿就会给张艳玲发*“‘老姐’,我又想你了。”只要张艳玲“回来”了,姐俩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

“我‘老姐’总说,得热热乎乎过日子。”刘佩仿说,城根营有今天,离不开“老姐”的支持。这里有“百家饭”的传统民俗,在“老姐”的帮助下,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质;“老姐”带领大家建立剪纸工坊,让农村妇女不仅挣到了钱,更学到了手艺,展现了价值,让家人都高看一眼;“老姐”还来村里组织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给老人送上蛋糕,让城里来的文艺工作者给老人唱《孝敬爹和妈》等感人至深的歌曲……

“到啥时候,人心都不能散。”刘佩仿说,“人心凝聚了,啥事都好干。在大家的团结一心下,我们村在2018年底,就实现了全市首批脱贫!”

“现在的社会多好啊,我们也要为社会多做贡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草编技艺传承人郭凤芝说,她都69岁了,家庭条件不差,完全可以不干了,可她把“玲子局长”比作“月亮”,把自己比作“星星”,“星星跟着月亮走,沾了多大光,我们跟着她干,有干劲、有奔头!”

张艳玲的全部歌曲,张艳玲演出的电影(10)

张艳玲(后排右二)到剪纸工坊看望学员。

面对各种荣誉,面对来自各级干部、各界群众的肯定和赞美,张艳玲总是说,她做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起关键作用的,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是国家、省、市上级部门的指导,是县委、县政府的支持。要是有点成绩,也是团队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结果。

“我讲一件事,你就知道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多么强烈。”张艳玲说,2017年7月,丰宁黄旗镇组织了百人满族舞方队,准备参加全县的千人广场舞展演。石栅子村的6名妇女,每天打车到黄旗镇练习满族舞蹈。有一天,因为她们在地里干活儿很劳累,没打算去排练。但听说她晚上要来现场指导,她们步行4公里路赶来,一直排练到晚上十点多。“这是什么力量啊?!我真心疼了,看着她们期盼的眼神、认真的模样,感动得我流下热泪……”

文化,文化,就是要“以文化人”,但首先要有情感和心灵层次的影响和感召。正如一段名言所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张艳玲及她的团队和服务对象之间,就是这样相互感动、相互支持、相互成就。

她的快乐所在

张艳玲的全部歌曲,张艳玲演出的电影(11)

在张艳玲的带领下非遗项目——“黄旗武会”赴京参加在恭王府举行的展演。

“你图啥,为什么这么拼?”

“其实,许多人问过我,我总是笑而不答。今天,我可以说出来。”

很快,张艳玲用手机微信发过来一段视频——那是201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30年县庆文艺演出的视频。一起发来的,还有一段她刚刚写下的文字,原文照录如下:

“当千人共跳满族舞蹈《辉煌》,共跳舞蹈《欢聚一堂》的那一刻,站在台上的我,泪流满面。让每一个百姓都成为满族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是我想要的,我做到了。三年过去了,直到今天,看到这段视频,依然忍不住泪水!被普通百姓的敬业和凝聚力而感动。我有什么理由不为她们好好服务?群众的需求就是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百姓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者手记

写这篇稿子之前的这次采访,是我作为记者20多年间,为数不多地被采访对象从内心深深感动、深深敬佩的一次难得经历。

是“作秀”还是“作风”,其实,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只要跟张艳玲走过三两个村子,你就感受到老百姓是多么喜欢她,农村基层干部是多么欢迎她;你就知道她是怎么联系群众、融入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你就会看到老百姓是怎么“蹦着高似的”跟着她干;你就会意识到群众一旦被发动起来,会迸发出怎样排山倒海的力量;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说:“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你甚至都会明白,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能够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旌麾所指、所向披靡!

采写张艳玲的过程,是受教育的过程,是心灵得到洗礼的过程。

在采访结束时,我曾跟她说:“凭借当记者的职业便利,我‘偷’了你许多好东西。唯一遗憾的是,你和你周围的人共同拉低了我的泪点。不过,我愿意从此以后,被更多美好的心灵、崇高的精神而感动。”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