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故事1 逻辑是什么?
相传在古希腊有位国王听周围的人经常谈论“逻辑”这个话题,而他又总是不明白大家在高谈阔论什么,为此深感羞耻。于是他悄悄向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请教,希望哲学家能够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告诉他什么是“逻辑”。
哲学家听了国王的要求,沉思片刻后道:“陛下,如果简单讲的话,逻辑就是一种道理道理。”
“它是一种什么道理?”国王急切地问。
“逻辑是一种关乎对与错的道理。无论我们是在说话还是在做事,无论将军打仗还是君王治国,都要符合逻辑,如果违背逻辑的话就会犯错、失败,如果遵循逻辑的话就会正确、成功。”哲学家耐心地解释道。
国王听后还是不懂,感到沮丧无比,显然他那可怜的智力无法理解如此复杂抽象的概念。
过了一会,他又鼓起勇气问道:“那您能让我看看逻辑是什么样子吗?”
哲学家听了不由得苦笑道:“陛下,请恕我无能,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肉眼看不到的,比如时间、重量、幸福、智慧等,道理也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您想真正理解什么是逻辑,首先必须学会不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去思考这个世界。因为,逻辑存在于形而上的世界中,靠肉眼是绝对看不到的,这就像水里的鱼无法感知到天空的存在一样。”
在思维活动中,人们可以遵循正确的道理去思考,也可以不遵循正确的道理去思考,一般人们很少会主动去反省思维的道理,即为什么这样思考“对”的机率比较大,为什么那样思考“错”的机率比较大。在古代,哲学家们最早发现这一问题,并对此做出深刻研究探索,后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集各家之大成创立了形式逻辑学这一门学科。
今天,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逻辑的重要性,以及逻辑的无处不在,无论是科学逻辑、艺术逻辑、经济逻辑,还是在工作逻辑、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顺之者“对”,逆之者“错”,无一例外。
开卷故事2 逻辑有什么用?
某富商对一位清贫的逻辑学家嘲笑道:“你研究逻辑十几年,到现在还是一贫如洗,真不知道你有什么用?”
逻辑学家微微一笑道:“你经商十几年,拥有财富亿万,真不知道你有什么用?”
“我怎么没有用,你知道有多少人是靠我的钱养活的吗?”富商恼怒道。
“你的钱可以养活几百个人,而我的逻辑能影响几百年的人,让人们摆脱愚昧,拥有智慧,你说我们谁更有用?”逻辑学家反问道。
富商听了满面羞红,不过他并不甘心,马上转移话题继续讥讽道:“你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能算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逻辑学家哈哈大笑,指着路边一头正在快活觅食的猪:“照你的逻辑来推断,天天想着如何填饱肚子的猪应该算是有智慧的了?!”
“你每天想的是赚更多的钱,我每天想的是‘赚’更多的智慧。所以你成了富商,我成了逻辑学家。这才是我们的本质不同,与能否填饱肚子无关。”
逻辑学家说罢礼貌地微鞠一躬便转身离去,回家继续去钻研他心爱的逻辑学。
众所周知,正确地说话要有一套系统的“语法”,正确的写字要有一套系统的“书法”,正确地打仗要有一套系统的“战法”,正确的治国要有一套系统的“国法”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早期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渐渐发现要想正确地思考也必须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思法”来规范自己的思维活动,于是逻辑学就诞生了。
进入21世纪,人们普遍感受到学习逻辑思维压力,这是因为在一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变化越来越复杂化的环境中,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思维素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只有学习和掌握正确思维的道理——逻辑,我们才能够“想的正确”、“说的正确”、“做的正确”,才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失误,大大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成功率。
转自袁劲松老师的著作《3天学会逻辑思维》
*逻辑头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