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陈慧瑛,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嫡系五代孙,著名归侨女作家、散文家、诗人。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厦门,祖父、外祖父、父亲皆为爱国华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她曾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侨界十佳,首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连任四届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连任五届厦门市作协主席。
16岁在正式报刊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国内外200余家报刊上发表诗文3000余篇共750余万字,荣获各类奖项。出版了26部散文著作共800余万字,其中《无名的星》一书,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1919—1989七十年新时期散文集评选”中,与巴金、冰心、夏衍、杨绛、贾平凹等24位名家一起荣获国家最高文学奖。2010年诗《盼香港回归》获文化部“文华奖”。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陈 冬 图/受访者提供)曾有一位河南焦作的语文老师,因为一篇课文,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生活在厦门的作者,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目的就是想写出一份满意的课堂教案;曾有一位在日本留学的博士生,连续三次写论文没被通过,也是因为这篇课文,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校方看过后,将这篇课文收入大学课本和日本国家图书馆……
这篇课文,名为《梅花魂》,是陈慧瑛新书的担纲之作,自2000年至今,20年来一直入选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近日,散文集《梅花魂》,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列入“课文作家作品系列”出版发行。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陈慧瑛,听她讲述《梅花魂》背后的故事。
【A、渗透乡情和赤子之心】
让青少年感受家国情怀
《梅花魂》是“统编语文教材配套阅读课文作家作品系列”五年级下册中的一本。同期出版的还有梁晓声的《慈母情深》、陆颖墨的《小岛》、梁衡的《青山不老》和谈歌的《桥》。
编入《梅花魂》中的文章,汇集了陈慧瑛的经典散文、散文诗40篇,《亭亭玉荷溢芳馨》《绿岛赋》《匡卢三夜》《星洲如梦》《狮岛的月亮》《家》《花好月圆》《如海人生》《元夜》《武夷山写意》《期待》……从国内写到国外,从现代写到远古,从亲友写到文友,都是经过时光沉淀的精品、得到广大读者好评的佳作。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被陈慧瑛铭刻进《梅花魂》;“人生的苦辣酸甜、得失悲欢,都会随着时光消逝。永不磨灭的,只有攥紧在我手心里的——祖国之恋!”漂泊在外的《游子》,陈慧瑛写下了对故乡土地的挚爱;“母亲的泪,会使我的帆沉重,却不能让我的船停泊。”四海奔波的陈慧瑛,难以忘怀那个带给她无限温暖的《家》;“无数的赞美不曾改变她洁白如玉的本色,众多的桂冠不曾扭曲她清纯如水的天性,她的歌声和正直善良在一起,和美丽的心灵在一起。”书中,始发于32年前的《亭亭玉荷溢芳馨》一文,陈慧瑛讴歌了一位女艺术家精湛感人的艺术魅力和质朴无华的人格风范,至今读来,依然倍感亲切。
这些文章,不仅有风姿韵致的壮美山川、日月星辰,更多的是真诚质朴的家国情思、甜柔缱绻的亲切乡音、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与故乡息息相关的旧雨新知。全书文字或美如珠玑,或大气磅礴,或朴实无华,或优雅隽永,处处渗透着陈慧瑛感人至深的执着乡情和一片无怨无悔的赤子之心,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深沉厚重力量,对于一般读者,这是美不胜收的精神享受;作为学生教材,这是屡读不厌、受益多多的经典范文,它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美好的人生追求,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丽和优秀文学的魅力。
【B、耳濡目染长辈言行】
身体力行体味梅花之魂
作为配合统编语文教材的学生读物,正文后还设有“作家和你面对面”栏目。陈慧瑛从被选入课文的《梅花魂》切入,介绍了创作背景和人生感悟,帮助老师及学生了解这篇课文背后的故事以及更深层次的含义。
出生于新加坡三代华侨世家的陈慧瑛,祖籍福建厦门,十几岁时随母亲返回祖国。她的五代祖是抵御外侮、壮烈捐躯的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外祖父是新加坡知名爱国华侨、儒商洪镜湖,父亲是与当时侨居新加坡的作家郁达夫、高云览为知交的诗人陈文旌。
“幼年,母亲教给我的第一个词,是写在手心里的‘中国’二字;外祖父教给我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陈慧瑛说,长辈言行的耳濡目染,在她心中种下了思乡爱国的种子。
《梅花魂》是陈慧瑛一家的真实写照,也是海外中华儿女滴泪的心声。离开新加坡前,外祖父将珍藏多年的晚清画作《墨梅》交给陈慧瑛,并嘱咐她:“我们的根在中国,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希望你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具备梅花的秉性。”
1967年,陈慧瑛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由于海外关系,被发配到太行深山当农民。在困顿的岁月里,她虽历尽艰难坎坷,但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谆谆教诲,她一直铭记在心,海外亲友劝她出国,她依然坚定地与祖国同在,不改初心,并在下放农村艰辛劳作之余,通读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以及《资治通鉴》《周易》等传统名著。10年后回到厦门日报社,她虽工作繁忙,但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了她滔滔不绝的创作源泉,她利用业余时间,几十年如一日,用一支生花妙笔,大量地写出了这一方水土的人文和精神内涵。
“梅花的坚贞,鞭策我对祖国的忠诚;梅花的气节,激励我前行的勇气,我也身体力行地体味了梅花魂—赤子之魂—国魂的深刻内涵。”陈慧瑛终于明白外祖父的寄望,于是,她把这些写进了文章《梅花魂》,并于1984年5月首次发表于《花城》。此后30多年,《梅花魂》一文被选入30种文选和海内外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今天,这朵梅花,又作为陈慧瑛新书的书名,开放在故乡、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上。
【读后感】
又见梅花
——读陈慧瑛新书《梅花魂》(节选)
●鲍周义
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一本新书《梅花魂》,作者是著名归侨女作家陈慧瑛。
陈慧瑛的作品,真挚、深情、浑厚、优美、聪灵、充满哲理……凡读过者,都会爱不释手;未读之者,读后一定会爱上它!
心系华夏情贯千秋
魂者,精神也!梅花精神,格高、气清、韵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赞她高洁不群,凌寒绽放;“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陆游赞她坚贞不屈,永不变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伟人*赞她不图虚名,无私奉献。
所有爱梅者,都以自己的喜好、理解,尽情地歌咏梅花,歌咏梅花精神……
那么,陈慧瑛的《梅花魂》又写了些什么呢?
她写外祖父,写老人家给她讲祖国的仁人志士和梅花气质;写母亲,母亲为她启蒙时如何教她在手心里写上“中国”二字,如何为她讲唐山故事;她写自己,自己如何带着外祖父赠给的《墨梅》古画,走南闯北,越海跨山,像梅花那样生活,那样做人……
她在她的《梅花魂》中记录下外祖父的箴言:“这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儿便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陈慧瑛出生在新加坡,外祖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树梅花,回到祖国,这树梅花尽得华夏之日月精华,开花了,花香四溢。陈慧瑛也就成了一树梅花。
这本书的内容,离不开国家、乡土、人民、事业、友爱、和平——
在《祖国》文中,陈慧瑛说,“对于我,祖国不是虚幻的概念”“生生死死,整个祖国都属于我,我也属于整个祖国!”
在《游子》文中,陈慧瑛说,“人生的苦辣甜酸,得失悲欢,都会随着时光消逝。永不磨灭的,只有攥紧在手心里的——祖国之恋!”
在《世界》文中,陈慧瑛说,“春天里失落的,要在春天里寻回!”“春潮拍岸,千帆竞发……此刻,世界有多大,我的心就多大!”
好了,无须太多引摘,作者心灵之金矿,都在《梅花魂》这本书中,让读者尽情去挖掘开采吧!
文美心美德艺双馨
心美,品徳也;文美,艺术也!心灵美、艺术美,构成德艺双馨!
《梅花魂》之可贵,就贵在她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有作家与读者共爱憎、同忧乐的情感交流,因此,真诚的爱国爱乡之心,流溢字里行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陈慧瑛说:“春往秋来,月月年年——我像一尾春蚕,默默地倾吐柔丝,去描绣祖国五彩缤纷的河山;我像一片绿叶,用我的青春,虔诚地布置祖国的春天;我像一只杜鹃,为讴歌祖国美好的未来,甘心啼血而亡……”作为海外归来的赤子,陈慧瑛说:“我回来了——舍去了一切,换回的是:头顶的一片蓝天,脚底的一抔热土!然而,我终不悔!因为,从此,生生死死,整个祖国都属于我;而我,也属于整个祖国!”那一份赤诚的中国心,催人泪下。一言以蔽之,《梅花魂》,充满诚挚的爱心、充满真善美!
陈慧瑛本来就是德艺双馨的作家,读了《梅花魂》,对其人品文品双美并具,更有深刻体会。
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提到文艺创作的革命功利问题,明确提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方针。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长期以来,陈慧瑛一直是按照*提出的文艺方针和**强调的文艺导向,努力创作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感谢陈慧瑛作家,近日又为社会、特别是为教育界奉献力著《梅花魂》,用于启迪人心、滋润青少年一代。
化用陆放翁诗一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慧瑛!祝贺陈慧瑛《梅花魂》问世!祝福新书香沁人心、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