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31 21:06:56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9)

非虚构的局限也正是报告文学的长处

非虚构写作中占比最大、影响最大的题材是对于农村状况的书写。但是,当下的非虚构写作千篇一律地是从“乡村衰败”的视角来展开的,而对于新农村建设以来,尤其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发生的巨大的可喜变化,似乎全都视而不见——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于事物的这种积极方面的书写,仿佛会使得写作者走上宣传主旋律的道路,从而丧失了非虚构作家所追求的独立性、个人化等特征。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伦理的局限所在。在我看来,非虚构恐怕得回头重新审视报告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恢复与其天然的盟友关系,向它寻找思想和方法资源,并将其中的积极因素召唤到非虚构写作之中。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10)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11)

2017年,王宏甲的报告文学《塘约道路》,描写了贵州塘约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把一盘散沙的群众重新组织起来,开展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乡村振兴。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塑造了几个思想高尚、为国为民的时代楷模,也并不仅仅是在于对群众的奋斗精神的弘扬,更在于,作者通过对于一个村子的行动和变化的描写,重新思考了中国农村的“道路”问题。2018年,何建明出版了报告文学《山神》,塑造了一个“当代愚公”黄大发的英雄形象——他带领村民,用了36年的时间,在千米高的山崖上开出了一条十多里的“天渠”,为旱瘠的山区解决了吃水和用水的问题。像王宏甲、何建明等报告文学作家,并非没有看到生活的阴暗面,但是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英雄情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习惯于站在民族命运、时代方向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所以他们的视野往往比一般人要宏阔和敏锐,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及时发现新事物的萌芽,迅疾捕捉一线铺开的阳光。

非虚构作家对于底层往往有着深刻的关切和悲愤情绪,也十分具有行动力和捕捉细节的能力,对于看待事物的个人化立场和视角有着近乎固执的坚守,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更丰富的写作者,还必须要有超越个人化的勇气和胸怀,要有主动担当民族大义的追求,特别是对于新出现的人事要有敏锐的发现,要敢于超越世俗,重新呼唤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自觉传承人类的伟大品质和价值。

非虚构写作也罢,虚构写作也罢,作为一个作家,对于出现于文字中的“大词”,固然要充满警惕,但是他的精神和思想世界里,万万不能没有“大词”。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