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31 21:06:56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1)

网络文学的“盗版江湖”,一年损失近60亿 | 麦克尤恩否认新作为“科幻”题材 | 好莱坞编剧与经纪人集体“翻脸” | ......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2)

......“图画书界奥斯卡”

非虚构写作对于被报告文学所弄丢的文学真实性,对于被虚构文学所弄丢的现实感,是一种拯救。

非虚构写作也罢,虚构写作也罢,作为一个作家,对于出现于文字中的“大词”,固然要充满警惕,但是他的精神和思想世界里,万万不能没有“大词”。

非虚构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一种恢复

2010年,在《人民文学》杂志的倡导下,非虚构写作异军突起。自2015年春节开始,以“返乡笔记”为代表的非虚构写作,风靡微信自媒体和各大网络平台,以乡村和底层为主要写作对象的非虚构,毫无争议地成为近几年来网络自媒体上最引人关注的文体。仲大军研究了美国的非虚构写作后认为:“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激增,标志着人类写作活动的一重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艺术虚构写作转向现代的纪实写作。”我坚信,当代中国也正处在这样一个写作活动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里。

原本,非虚构是一种包含了多种写作类别的范畴,比如回忆录、报告文学、日记、传记、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等,但由《人民文学》杂志倡导起来的“非虚构”,却是有着特别内涵的“这一个”,其特征可概括为:作者作为参与者或旁观者的“在场性”;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发生的“真实性”。

那么问题来了:广义上的非虚构写作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类别——报告文学,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读者对生活现场和事物真相充满渴望的时代,反而式微了呢?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3)

夏衍的《包身工》被认为是

20世纪30年代报告文学非常成熟的代表作之一

报告文学是在“一战”中诞生的新闻体裁,由于其大量借用了文学手法,后来被认定为一种文学文体。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报告文学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以至于我们一说起非虚构文学,几乎就可以将其等同于报告文学。然而从1990年代末至今,报告文学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其生存伦理也遭到了普遍的质疑。报告文学的衰落有主客两方面原因:客观方面,纵观报告文学史即可发现,它的兴盛往往与重大的时代事件、时代主题相联系,进入1990年代,市场经济全面铺开,报告文学存在的客观基础被极大削弱。在主观方面,报告文学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主题先行,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它最终滑向了媚俗和趋利,违背了“求真”的本质特性。比如,2010年,《人民文学》的“非虚构”栏目共刊发了《梁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等11部非虚构作品,但是“报告文学”栏目仅仅刊发了一篇作品——《品味茅台》。单纯从题目上,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受到两类作品是大大不同的。

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要求客观真实(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