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在什么时期有了阶级烙印,礼仪观念是封建思想吗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0 04:43:58

4.宋朝时期

之所以将宋朝人“打招呼”的方式单独列为一项。主要是因为宋朝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较简单。因为就算君臣之礼也很少有下跪一说,充其量就是作揖然后45°弯腰而已。如果是同一级别的官员或者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辈人打招呼时,只需要拱手作揖即可。

语言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根据对方的官职或者悲愤进行称呼即可。当然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一般都比较谦虚,比如,鄙人、小可、不才等。但是宋代的“官人”二字却意义非凡,而起使用的频率与场合都比较多。

5. 明清时期

实际上如果从明朝人打招呼的礼节上去看,基本上与汉朝人差不多。也都是将双手并拢然后放置于额头高度,然后行礼的时候需要将手下移表示谦卑。然后来一个45°鞠躬即可。这主要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思想有关系。

满清时期的各种繁文缛节特别多,无论君臣、官员还是老百姓之间。只要是见面打招呼就会行跪拜礼。臣子给皇帝下跪、下属给上级下跪、晚辈给长辈下跪,基本上就是无休无止的跪拜。而且还要口称“奴才”,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后来被彻底废弃。

结 语

“打招呼”对于现代人来说只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礼貌行为。但是对于生活在古代人来说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古代社会讲究尊卑和上下,卑者见到尊者就一定要下跪,并且还要口称尊号以示尊重之心。同时这种做法其实也符合古代人所倡导的“礼法”。

虽然这种所谓的“礼法”在现代人的眼中,看起来有一点可悲甚至还特别可笑。但是在“礼法”就是社会秩序的古代社会中,如果有人不遵守礼法就是悖逆。不仅要遭受人们的歧视,甚至还会受到相关的惩罚。所以在古代“打招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参考文献】

谢瑞芳《中国古代礼仪探源》

邓红蕾《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哲学思考》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一):礼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芳《“礼”与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生活的构建》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