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礼仪”发展
夏、商、周三代都是奴隶制社会,所以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以及加强对奴隶的控制。所以才会将原始社会中出现的宗教礼仪,改造成符合政治需要的“礼制”。这其实也就是“周礼出而识礼仪”的根源所在。
《周礼》、《仪礼》、《礼记》,是迄今为止可考的最早礼仪专著。后世人将这“三礼”合称为“礼经”。
笔者认为“礼经”出现之后,虽然为古代礼仪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且也让古人了解了“以礼为美”的重要性。但是此时的礼仪却被刻上了阶级烙印。
4.儒家思想对“礼”的释义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这6个字简明扼要的说出了,“礼”对政治、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礼治国”思想就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政治观点。
儒家学派继任者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认为做人应该常怀“恭敬之心”,因为这才是“礼也”。可以说孟子不仅发展了儒家学说,而且还把 “礼”看做是“性本善”的开端。至此中国“礼学”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最终被确立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契机。
可以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以及众多先贤的不断整理,“礼学”中所强调的“以礼待人”,才最终被古人所接受并当做日常礼仪去遵守。而“打招呼”作为“礼学”中,所强调了“以礼待人”的基础,在古代社会中终于酝酿成了一种礼仪传统。
5.尊重礼法,顺应民心
《史记·管晏列传》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前两句出自《管子·牧民》,只是将“则”改成了“而”。
这段话的大意为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只有吃饱穿暖才有心思去思考礼仪与荣辱。只有国君遵守并提倡礼仪,才能让国家稳定老百姓衣食无忧。反之据很容易出现国破家亡的悲剧。当统治者“以礼治国”之时,生活在社会中的老百姓才能都遵守礼仪。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礼仪”对王朝兴替,以及百姓生活与思想的影响非常巨大。当整个国家都遵守礼教的规定之后,才能够让国家“张四维”并长治久安。而对于个人来说其实也是同样道理,不按照礼仪约束个人行为,不仅会受道德谴责而且还会影响生活。
《诗经》中曾有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八个字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确,有礼与无礼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一个人目无礼法就连禽兽都不如。笔者认为古代社会宣扬的“礼仪”,其实也包含了“以礼待人”以及“打招呼”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