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非常熟悉,只要是经过高中教育的人,几乎都能流利背诵,成了中国人的一个共同的文化记忆。课本给我们的解读是,文章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通过浪漫的笔法展现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应的美好世界,描绘了桃花源环境优美、没有压迫、安宁富足、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动乱、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批判。
(湖南桃源县实景演出《桃花源记》)
表面上确实如此,桃花源的生活是那般美好平静,如诗如画一般,只是如果这么简单地解读它,就忽略了作者的深意,陶渊明在表面这层美好的外衣下,隐含了残酷的真相。《桃花源记》不是童话故事,它实质上是一则恐怖的寓言。
《桃花源记》其实和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核是一致的,就是以美好隐喻黑暗、以平和影射残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面上是一个小男孩在海难中战胜困境,获得新生的故事,实际上暗含的却是人在绝境下,为了生存而吃人的残酷真相,思考的是人性最黑暗、最残酷的一面;而《桃花源记》表面上是写渔人误入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的经历,实际上暗含的却是:一族之人,逃避战乱,躲入山林,最后依然被*戮屠灭的残酷真相,渔人所见的其实不是美好的桃花源,而是一堆堆坟茔。
(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不过,《桃花源记》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给了我们两种选择,如果愿意看美好与团圆,那就请相信表面的故事;而如果想反思战争带给人间的伤痛,反思人性的残酷与黑暗,那就要看到故事背后隐藏的另一种真相。
也有人说,《桃花源记》与日本动漫《千与千寻》极其相似。渔夫误入的是桃花林,小女孩误入的是一条隧道;渔夫见到了几百年前一个奇怪的村落,小女孩见到了各种动物模样的恐怖小镇……然而,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千与千寻》本质上隐喻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西方霸权国家对于世界的控制,日本处境尴尬,想自主自强。
(《千与千寻》)
在剖析《桃花源记》隐含的残忍真相前,先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
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那一段历史。而西晋、东晋至南北朝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中原文明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五胡乱华”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中原分裂成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政权,这些小国整日混战,屠城灭族,造成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白骨蔽野的惨状。为躲避战乱,许多世家大族纷纷南下到江南生活,司马家族就是在战乱中“衣冠南渡”,到南方建立东晋的。这些政权征战,需要大量的钱粮赋税来支撑,于是徭役赋税不断加重。战乱、赋税、饥荒,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许多贫民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田地生活。或许,这些躲入地下生活的百姓们,与发现他们的政权进行了惨烈的斗争,最后被全部灭掉,而渔人发现的就是他们死后的世界。
《桃花源记》原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