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理论是什么意思,怎样正确理解延迟满足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7 19:15:25

这些年来,“延迟满足”概念被炒的火热。在一众知名人士的推崇之下,许多家长甚至简单粗暴地将“延迟满足”的能力与孩子的光明前途划等号。这其中不乏一些家长,仅从“延迟满足”四个字的字面意思,就开始似懂非懂地实践:

| 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明明可以及时安慰,却非要把孩子晾在一边,先反省自己的错误;

| 明明答应了孩子期末测试拿A就买玩具,可孩子拿到A后家长却一拖再拖,到最后不了了之,还要怪孩子贪玩……

事实上,以上做法非但不能正向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反而会成为孩子路上的绊脚石。

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正向反馈,孩子会觉得情感匮乏,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被如此对待。极端的孩子甚至会对父母心存怨念,最终酿成大错。

“延迟满足”为何会风靡全球?父母又该怎样正确实践“延迟满足”教育法,从而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延迟满足”能力又能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成长?

延迟满足理论是什么意思,怎样正确理解延迟满足(1)

其实这一切都要从著名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教授发起的“棉花糖实验”说起。沃尔特·米歇尔花费毕生精力研究自控力,将“棉花糖实验”追踪了半个世纪。也正是这种对研究的执着与深入,让他登上了 20 世纪最著名的 100 位心理学家排行榜的第 25 位。

延迟满足理论是什么意思,怎样正确理解延迟满足(2)

不管你自认为有多了解棉花糖实验,米歇尔的这本《延迟满足》,一定会颠覆你的现有认知。

01

“棉花糖实验”与“延迟满足”,

到底有什么关系?

棉花糖实验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宾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中开展。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员们请孩子们做出一个十分有挑战的选择:

| 立刻得到一个小奖励(比如一块棉花糖)

| 或者独自等待 20 分钟后得到一个更大的奖励(比如两块棉花糖)

研究员们允许孩子们从各种零食中选择自己最想要的奖励,如曲奇饼干、椒盐卷饼、薄荷糖等。棉花糖旁边有一个按铃,孩子们随时可以按响铃铛呼唤研究人员过来,之后她就可以吃掉那一块棉花糖。

如果孩子没有吃那一块棉花糖,也没有离开座位,等到研究人员回来以后,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

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一些在研究人员离开的下一秒就迫不及待地按响了铃铛;而另一些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转移注意力,最终坚持到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2块棉花糖。

延迟满足理论是什么意思,怎样正确理解延迟满足(3)

出乎预料的是,这些学龄前儿童在等待时的表现,他们是如何成功地做到延迟满足的,又是如何失败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未来的生活。

经过数十年的追踪、观察,研究者们发现孩子们在四五岁时能够等待的时间越长,以后在SAT(美国学业评价测验)中的得分就越高,在青少年时期的社交能力和认知功能就会越强。

再往后追踪,那些能够长时间等待的学龄前儿童到了 27~32 岁,自我价值感更好,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更有效率,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也更加应对自如。

到中年时,如果对大脑中与成瘾、肥胖相关的区域进行扫描,那些可以持续等待(高延迟)的那群孩子,与那些不能坚持等待(低延迟)的孩子们相比,也会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图像。

追踪了半个多世纪,米歇尔教授及其团队终于可以大胆下出结论:高延迟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强的自我控制力,而自我控制对于追求长期目标非常关键,对于人际间的关心与支持所必需的自我约束和共情也尤为重要。自控力虽然不能承诺成功和美好未来,但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艰难选择,为实现目标而坚持努力。

延迟满足理论是什么意思,怎样正确理解延迟满足(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