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蝉真实图片,历代玉蝉特征图解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0 06:18:43

此件玉蝉反面布满铁红沁,这是古代玉器长期埋入地下,被其他物质入沁之后形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玉石挂红,价值连城”,老话说得好,玉无门不受沁。那么,这话怎么讲呢?白话说,玉门就是玉器本身有开裂、破损的情况下,就好像玉对外开了一扇大门,才导致玉器周围的混杂液体和物质渗透进到了玉器的机体中形成了色斑,藏友们就把这种色斑称为沁了。

明代玉蝉真实图片,历代玉蝉特征图解(9)

明代玉蝉真实图片,历代玉蝉特征图解(10)

明代玉器造型粗犷,多采用镂雕的处理方式,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阴刻线宽深粗放,边棱锋利,槽地砣痕明显,过线有岐出现象,一般不清底。笔者收藏的这只玉蝉大把件使用立体圆雕工艺,采用透雕、浮雕、阴线刻等表现手法,既带有明显的“粗大明”的时代风格,琢出嘴、眼和翅膀等,轮廓清晰,线条对称流畅,立体感强,生动反映了明代玉蝉的基本特征。圆睛凸起的生动姿态,可谓活灵活现,呼之欲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或“富贵缠(蝉)身”,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这件集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寓意美于一身的明代玉蝉,是文人士大夫心态写照之器、情感寄托之物,包蕴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玩它,常会引发我穿越历史,流泻思古之幽情,因此它也就成了我的心爱文玩。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