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参考专业领域
科普图书阅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专业性。在内容创作上,由领域内的科学家、专家传播出来的知识,在专业性、知识体系与内容信息量上面出错率比较低。好的科普图书在出版格调的要求上也是比较高的,对于编辑审稿与翻译的要求也比较高。正因为如此,科普图书在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稀缺性的。综合来说,出版的科普图书整体含金量很高。
3、通俗易懂有趣
在科普读物这块,原创出版比较多的是国外,主要是在人文理解这块,对编辑的要求很高。科普童书不仅要有专业性,还要能让普通的成人与孩子看得懂。许多人对科普的兴趣低于文学历史社会类图书的原因,就在于科技科普类的书籍认知门槛太高。在编辑上必然要将艰深晦涩的科学知识以简法直白的方式呈现出来,赋予人文色彩、故事性就是非常好的选择。让少儿对它有阅读的兴趣,是一切科普图书出版的前提。
4、插图生动美妙
让科普图书变得通俗有趣,除了文字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图片形式,把科学中的抽象概念具象化。我们参考其它类童书就很容易发现,图片美观是一方面,手法表现幽默夸张生动,对孩子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小U曾经看过的一本讲惯性的科普书《任性国王抓坏蛋》,国王善于折腾搞破坏,总是出岔子,就在于“惯性”这个坏蛋做的。里面的国王形象和其它人物塑造非常夸张,小U看了无数遍仍然爱不释手。
三、如何阅读儿童科普读物
1、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孩子自我成长,吸收知识的能力。每天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有益于孩子形成阅读习惯。此外,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少看手机电视多看书。时间久了,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会养成自主看书的习惯。金庸、高晓松从小家里的书都堆积如山,他们的家人最常做的事就是,手中一本书。
2、面对问题要想办法解决
读科普书时,经常会遇到孩子的提问,很多人像吉娜妈妈一样害怕回答,怕答错,不知道。其实父母可以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提问,知道的就回答,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个时候最关键,不知道不是代表没有答案,而是要为不知道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比知道答案更加重要。
A.共同寻找答案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是寻找信息解决疑惑。和孩子一起查找信息资料,了解问题是怎么解答的。当然还有查阅书籍,带孩子去书店挑选需要的书。去图书馆,在横纵交错的书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坐下来一起阅读,讨论。这样的氛围和谐又轻松, 却让孩子全身心的领悟到了探寻答案的乐趣。孩子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更容易学会自我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 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探索
阅读科普书籍,除了学习知识,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畅销科普童书《神奇校车》,在最后面经常会有折纸拼模型的环节。很多妈妈反映,这本书很棒。从开始要手把手甚至代劳,到后来孩子们渐渐开始自己拼接,都是有模有样。让孩子动手自己探索,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想象力,还能让孩子发现实践的乐趣,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