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王朝)
作为北周开国皇帝孝闵帝宇文觉的的弟弟,宇文毓在北周的混的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他身居大将军的高位,提领陇山以西的大片土地,又兼任岐州刺史,可以说在地方是军政民大权一手抓。
边疆地区的高级领导,那就相当于是边区的土皇帝,北周皇帝远在长安,鞭长莫及,宇文毓还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但有趣的是,咱们的这位封疆大吏,并不是一个肆意妄为的人。
《周书·卷四·帝纪第四》:转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怀之。
史*载,宇文毓在岐州一带任职时,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戴。
如无意外,宇文毓同志将会在岐州再干个二三十年,然后光荣退休,最后在史书上留下如下记载:
宇文毓,陕西靖边人,北周皇族兼地方长官,性格踏实稳重,工作积极,从政三十余年后退休,享受朝廷退休金待遇。
(北周明帝宇文毓 形象)
是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北周还并非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政权的背景下,像宇文毓这样的官员,能混上这么多字的记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因为历史就像一辆发出轰隆隆声响的巨型推土机,它在时间的基建上碾过,而那些不够幸运的人,往往会被推的渣也不剩。
但很显然,历史并不打算把宇文毓变成一粒渣,而是打算把他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
对北周王朝来说,这是极不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北周朝堂上的权臣宇文护雷霆出击,废黜了孝闵帝宇文觉的皇位。
权臣废君,当然是要自立。
但奇怪的是,把皇帝宇文觉拉下马后,宇文护并没有僭越登基,改朝换代。
宇文护当然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他不敢。
我们知道,北周王朝的奠基人,是宇文泰。
南北朝分南北,隔江相对峙,南方有宋齐梁陈,北方则是北魏一家独大。
之后北魏分裂,权臣高欢建立了东魏,东魏进而转变为北齐,而另外一位权臣宇文泰则建立了西魏,西魏进而转变成了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是宇文泰的儿子,而权臣宇文护则是宇文泰的侄子。
(宇文泰 形象)
更为微妙的是,宇文泰临死之前,曾经主动把军国大权都交给了自己的这位大侄子。
把如此重权交给宇文护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宇文泰多么器重他,而是宇文泰通过这种移交权力的方式告诉宇文护,我给你的,是管理权,而不是继承权。
无论西魏(北周)如何,能当皇帝的,只能是我宇文泰的儿子。
至于你宇文护,虽然我给了你权力,让你辅佐朝政,但你终其一生,都不过是给我们父子打工的。
你是个打工仔!
既然是个打工仔,那你老老实实地打你的工!
而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宇文护是北周王朝的大忠臣,是宇文皇族的看门人,而碍于这个身份所产生的巨大舆论压力,宇文护就算是废黜了宇文觉的帝位,也不敢贸然称帝,因为他需要时间来缓冲,来缓和自己的身份。
日子还长,咱们细水长流嘛。
前脚废了皇帝,后脚自己就登基称帝,文武百官难免有情绪,天下百姓也难免议论纷纷,但如果自己等个一年半载再称帝,那么百官和百姓估么早就把这件事儿给忘了。
热点这么多,新闻也这么多,营销号铺天盖地的胡编乱造,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在新鲜事物面前,选择遗忘。
自己虽然不能当皇帝,但北周家大业大,皇位总不能一直空着,这么大个摊子,总要有人来管理。
于是,那个在岐州不动声色,默默耕耘的宇文毓被选中了。
宇文毓是废帝宇文觉的弟弟,兄终弟及,也算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