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还有哪些治国理念,春秋战国以德治国是哪家的主张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27 01:44:11

历史,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后坚持生长的历程,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它总是在两个极端反复横跳之后,渐渐被摩擦力减弱了势能,摇摆幅度渐渐缩小,最后趋于中间化,这也就是将时间无限拉长后,各类历史最后的样子,类似于钟摆,更类似于中庸思想。

历史如此,那治国思想更是如此,我国先贤和圣人们,从春秋时代便开始思考国家哲学这方面,对于治国思想也有着很深的研究,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为了解决天下分崩的态势,这些先哲多方渠道传道,孔子曾周游列国,孟子开设讲坛,荀子也在学宫讲学。韩非子、李斯、申不害、李悝、商鞅等人要么著书立言,要么在列国尽显其能,以自身思想治理国家,为乱世谋一条出路。

春秋战国还有哪些治国理念,春秋战国以德治国是哪家的主张(1)

古代治国

就好像这百多年的欧洲,总是在左翼和右翼思想之间摇摆,从最初相互之间极端的清洗,到后来在矛盾中共存,一直到现在,双方除了政见和理念不合之外,已经没有更多的敌视。

而我国历史上,也有着多种治国理念在反复修正,经历千年,最终才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多种思想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凝练成为我国独特的一种治国理念,支撑起我们这个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国和平稳定的根本。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的几种治国理念。

春秋战国还有哪些治国理念,春秋战国以德治国是哪家的主张(2)

法家霸道思想

1、霸道思想

法家霸道思想自古以来就是治国的主要理念之一,主张利用刑法、武力和权势对全国进行统治。依法治国,起源于管仲时期,也就是在春秋初期,就已经先行有了最初的尝试,之后在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有了一个稳步的提升,李悝就利用霸道思想对魏国进行了改革,使魏国在战国最初近百年称雄。

到了战国中期,法家衍生出了多个派别,出现了“术治”、“势治”、“法治”等派思想。其中申不害主张“术治”,也就是说用权术来驾驭臣属,加强中央集权,以此来推动整个国家的高速运转,这种方法实施起来较为简单,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也是最初成绩斐然,但是这种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意志的改革不能持久且上限不高,特别是抗击打能力低,所以韩国在与魏国拼死一战之后,改革成果全部被消耗,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势治,慎到主势治,主要是用权威来统治,相比于术治,更加讲究集权,“推尊攀君”、“极端的王权论者”、“绝对君主专制”都是势治的主要思想,这种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存在,是统治者的统治合法权的重要根基。

法治则是法家的主体思想,也是后来最具代表意义的法家思想,主要在于商鞅在秦国变法的巨大成功,相比于前两者,法是公开的,是可以衡量的,是一套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

春秋战国还有哪些治国理念,春秋战国以德治国是哪家的主张(3)

秦国百姓不堪刑罚

韩非子在之后以法治思想为核心,将势治和术治两种思想的精髓融合进来,进而形成了一套法家思想的集大成理论,李斯以这套理论为基础,具体实施在了治国实际当中,并最终帮助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法家思想一直都是华夏历史治国思想的主体之一,以法家思想为核心治国的时期也很多,比如秦朝,是我国刑法最重的一个朝代。还有汉武帝时期,重用酷吏,加强刑名,将国家全面整合,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再有就是朱元璋时期,刑法也相对比较严苛。还有清朝雍正时代,霸道思想也占据相当大的影响力。另外就是武则天时期,为了维护统治,也是以严刑峻法著称。

春秋战国还有哪些治国理念,春秋战国以德治国是哪家的主张(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