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自由引导人民),Eugène Delacroix,1830
英国作家伍尔芙
(Adeline Virginia Woolf)
曾说,女性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被设定为“家中的天使”的形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当女性开始出去工作、挣钱,取得经济独立的地位时。然后伍尔芙总结道,“我们女性如果要想争取到一个独立的地位,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一间房”。
20世纪,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Gilbert)与苏珊·古芭
(Susan Gubar)
共同编著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诺顿女性文学选集》等书。
两位女作者谈到,男性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对女性抱有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非此即彼,她若不是天使,就必定是妖魔。她们强调女性需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在这个默认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女性需要让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见。
2011年电影《简·爱》剧照
柏拉图曾经对神话有这样的阐释,他认为人最初和神一样具有智慧和武力,而不同的是,人有两面,不是四肢,而是八肢,是由两个人合体而成的一个人。由于人的威力无比,致使天神感到愤怒和恐惧,下令把人一分为二,一半是男人,另外一半是女人。
这也就是柏拉图说的灵魂伴侣
(soulmate)
的由来,因而人从出生起就必然会寻寻觅觅,寻找他的另外一半。
杨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男人和女人都是不完美的,互相身上也存在着对方的一部分特质,不该被彻底切分开甚至对立。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的认识,我们既要警惕对其形象的妖魔化也要警惕对其形象想象的圣洁化。
我们通过对神话中女性地位升降变迁的追溯,通过对女性愤怒的解读,既要破除性别的等级尊卑论,也要反对对性别的二元对立认识;两性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应该相互包容,建立多元平等的价值观,这样的两性的融合才是人类美好的未来和发展的方向。
就像伍尔芙曾在文章中表达的“双性同体”的思想,她说:
我在雨天的大学校园,看向外面的雨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个男人,也不是一个个女人,而是双性同体的一个个完美的人。
撰文 | 崔健豪
编辑 | 董牧孜,吕婉婷 排版 | Cassie
校对 |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