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 这两个符号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乘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把“ ” 转动 45 ° 角,这样乘号“x” 也就面世了。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等号“=",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16世纪他用了两条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直线,用来表示两数相等,就是现在的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