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体验
QQ对话框里的语音聊天信息,根据用户实时录入声音的大小,以高低起伏的声波样式呈现,可进行播放/暂停、拖动游标进行进度控制操作。
2. 设计思考
虽然大部分的用户长时间都是在用微信交流,但对于年轻化的用户群体,QQ还是属于必备社交软件,比如各种社群学习交流文件的存储,相比微信就实用了很多。
众所周知,在这个动手能力逐渐降低还追求效率的时代,语音录入远比文字输入的效率要快很多倍。当我们面对一堆语音消息时,想要听到一条语音消息的某个关键信息或者临时中断后,就得从头再听。
QQ语音消息的操控功能设计出来已久,但它一直都属于语音类信息功能里的黑科技。除了播放/暂停操作外,可以拖动游标进行进度控制,对于语音过长时,用户可以挑选重点倾听,节省时间成本。
视觉呈现上采用更加清晰的声纹波段,既能很好的展示进度信息,又能让用户都能对语音进度有更直观化的操作,增强用户体验。
1. 产品体验
网易云音乐的歌曲评论区域,执行双指往中间捏合操作,在该评论的右下角会出现趣味的抱抱动画,评论的作者头像下方也会出现“收到了抱抱”提示。
2. 设计思考
我们面对的任何互联网虚拟或实体产品,只要有多人交互的功能,大部分都有点赞、评论等操作,让用户面对的是产品有温度的交流。
网易云音乐的歌曲评论不仅有最常用的点赞和评论,还有暖心的抱一抱功能。通过对当条评论区域双指往中间捏合操作,右下角就会出现抱抱动画,不仅是对原评论作者意见的肯定,对自身操作的用户了来说,也感到十分有趣。
用生动形象的情感化设计反馈用户行为,为人机交互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产品细节增添温度,不经意间带给用户惊喜。
1. 产品体验
虾米音乐个人中心,在音乐实验室使用“图片配乐”功能,上传图片,系统即可匹配出跟图片相关的歌曲。
2. 设计思考
面对工作和生活,很多人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自己减压释放。比如上下班途中听着音乐来阻隔杂乱的噪音、下班后健身房锻炼或电影院看场电影、睡前来一首催眠曲,来缓解一天工作后的疲惫身躯,也可以短暂忘却烦心的生活压力。
听音乐虽然不是最主流最好的方式,但却是最方便、最实用的,适合各种场景,拿出手机轻轻一点,不用思考和各种操作,闭上眼睛即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
长时间下来,每天面对大致相同的歌曲或推荐,多少会有些听觉疲劳,对于打开搜索却没有明确目标的用户,我们如何处理?
虾米音乐“图片配乐”功能就是为这一类用户而生,在个人中心,音乐实验室使用“图片配乐”功能上传图片,系统根据图片只能识别出相应的情绪、场景,然后与曲库中具有相应标签的曲目进行匹配推荐给用户播放。
虽然识别结果并不一定跟图片的类型符合,但对于本来就没有明确目标的用户来说,堪称完美。
如果对于没有明确目标的用户放任不管,极有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图片配乐这一功能不仅在同类型产品中做到了差异化,也在关键时刻挽留了用户,提升转化率。
1. 产品体验
进入猫耳FM,在首页左上角快速切换性别,系统根据不同的性别喜好推荐相关的内容,帮用户快速推荐匹配。
2. 设计思考
为了迎合用户需求,很多应用都会根据人群定位,推荐相应内容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没有明确目标的用户,可以做到在最大程度上挽留的目的,减少用户流失。
想找准用户内容需求,首先要划分好人群内容池,对不同的池子进行内容画像,精准投放内容;然后,要根据不同内容池的数据变化,做到对内容池的内容与推荐策略的针对性进行不定时的调整。
不管是通过用户的年龄或居住地、还是职业性格来划分用户群体,其都会根据时间在不断的变化,难以掌控。
无论如何划分,用户群体最精准的区别便是性别,非男即女(还有一类……很少)。
猫耳FM正是通过性别来做第一级划分的,点击首页左上角性别图标即可轻松切换,并在屏幕中心位置用插画动效的形式进行toast提示,系统根据不同的性别喜好推荐相关的内容。
首先,左上角的性别图标以颜色、符号视觉传达,让用户清楚的知道当前性别以及推荐的何种内容,避免以往需要去个人中心的设置里才能切换性别的常规路径;非常的便捷、实用,减少了多次操作,节约时间成本;
其次,以toast插画动效的样式过渡切换,显得更加柔和,趣味性的表达方式能增加用户的粘性;也通过二次视觉传达,强化了用户操作的结果反馈,增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