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登泰山记登山路途的美景,登泰山记作者登山路线介绍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5 09:26:44

(14)之:…的…,相当于名词属格,表示前后两个名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15)限:界限、分界线,名词,boundary或limit。

(16)越长城之限:crossed over the boundary of Qi Great Wall。

(17)至:来,不及物动词,相当于arrive。

(18)于:到,介词,相当于at。

(19)至于泰安:arrive at Tai’an。

译文:我在乾隆39年的12月,从京师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和长清,穿过泰山西北侧的谷地,越过长城的界限,来到了泰安。

英译:In the December of the 39th Year of Qianlong, departing from the Capital of Beijing in heavy wind and snow, I passed the counties of Qihe and Changqing, as well as the valley to the northwest of Mountain Tai, crossed over the boundary of Qi Great Wall and arrived at Tai’an.

作者登泰山记登山路途的美景,登泰山记作者登山路线介绍(9)

2、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1)是:这、此,限定词,相当于this。

(2)是月丁未:这个月是丁未月。这是一个省略了系动词“是(be)”的主系表句型,“是月”和“丁未”之间是主系表的关系,也就是“是”的关系。

(3)与:和、同,介词,with。

(4)府: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泰安府相当于现在的泰安市。

(5)知府:古代官名。

宋代委派朝臣为升府之处长官,称“知(主持)某府事”,简称“知府”。元朝废府设路,只在散府设有“知府”的官职,为“知某府事”简称。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名称,官制正四品,管辖州县,为府一级行政长官。清沿明制,官制从四品。辛亥革命后,撤销府一级行政区,知府遂废。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可通过荐举、外放、论俸截取或推升等方式选任;可升迁为道员、盐运使等。

清代规定,各省首府的知府,原则上要由正途出身,也就是科举出身。违例保送属于非正途,如所保者犯有贪酷劣迹,一经发觉,即将原保上司,降三级调用(私罪),其所以如此,乃因首府知府为一省头面人物,既要接受督抚之直接督派,又要应接四面八方的人事,故人选要求较严。

作者登泰山记登山路途的美景,登泰山记作者登山路线介绍(10)

大清朝知府的官府装

(6)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颖,时任泰安府的知府,东海人(今山东郯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任四川叙永县令,官至两淮盐运使。诗画得家法,工山水,官泰安时作泰山全图,蟠郁苍浑,其孤松怪石,尤有逸气,花木巨帧,亦可与钱瓠尊颉颃,卒年67岁。

(7)由:自、从,介词。

(8)麓:山脚、山底,名词,mountain foot。

(9)登:登山、攀登,动词,climb。

译文:这个月是丁未月,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泰山南边的山脚下开始攀登泰山。

英译:This month is Dingwei month, and I began to climb Mountain Tai from its south mountain foot with Magistrate Zhu Xiaochun.

3、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1)四十五里:指的是从泰山脚下到山顶总共四十五里。

(2)道:道路,此处指的是山道,名词。

(3)砌:堆砌、放置,动词。

(4)为:作为、成为,动词。

(5)磴:石级、石头台阶,名词。

(6)其:它的,its,这里的“其”代指的是“道”。

(7)级:石阶,名词。

(8)有:系动词,是。

(9)余:剩余的、多余的,形容词。

译文:从山脚至山顶有四十五里路,一路上的山路都堆砌石板作为台阶,整条路上的石阶有七千多级。

英译:It’s 45 li from the mountain foot to its peak, and the road long the way has all been laid with slates serving as stairs and there are more than 7000 steps.

作者登泰山记登山路途的美景,登泰山记作者登山路线介绍(11)

4、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1)谷:两山之间的水流,名词。这里的“谷”不是山谷的意思,而是指的山谷中间的水流。

(2)中谷:中间的水流。

(3)绕:围绕、环绕,动词,circle。

(4)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著有《水经注》四十卷,这是6世纪前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所谓:所说的、所讲过的。

(6)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从泰山流出,傍泰安城东面而向南流出。

(7)也:依然是主系表句型的句尾标志,是…啊。

译文: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有溪流,中间山谷的溪水流出,环绕至泰安城下,也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

英译:There are three creeks at the south front of Mountain Tai, and the middle one flows to and around the City of Tai’an, which is what Li Daoyuan called River Huan.

作者登泰山记登山路途的美景,登泰山记作者登山路线介绍(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