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未成年孩子在手机游戏上充值数千元,你觉得这钱应不应该退?
游戏识别出未成年人,仍能充值刘小姐向《消费者报道》反映,3月18日晚上,她无意中发现她父亲手机里的微信支付在3月份消费了近2000元。刘小姐称其父亲基本不使用微信,而疫情期间,其13岁的弟弟一直拿着父亲的手机上课、学习、交作业,刘小姐便向自己的弟弟了解情况,发现是弟弟用家中的银行卡绑定了微信,并给各种平台充值共计350多笔,累计充值金额近四万二千元,这其中就有vivo游戏中心里的“小小英雄”“迷你世界”等游戏,共计充值近四千元。
刘小姐向《消费者报道》反映,“小小英雄”游戏只需用vivo账号登录,不用实名认证,但目前看不到后台。
而刘小姐用弟弟账号登录另外一款游戏“迷你世界”,在游戏界面可见“您未满18岁”等提醒字眼,刘小姐认为该游戏能识别出使用者是未成年人,但仍能进行充值。
▲刘小姐弟弟账号登陆的“迷你世界”游戏界面
刘小姐立马与vivo客服取得了联系,提出退款申请。
这些充值的钱款实际上都流向了“广东天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据企查查资料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与销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乐恒与vivo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广东天宸旗下的这两款手机游戏,一款未走实名认证过程,另一款已识别出未成年人账号,为何都能让13岁的孩子顺利充值近四千元?
毕竟,早在2017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陆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同时还要求网络游戏经营企业“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
《消费者报道》给vivo和广东天宸公司都发送了采访函,但截稿前均未收到任何答复。记者与人工在线客服联系,对方答应24小时内有专人回复,但几天后仍未有回复。
广东信耀(黄埔)律师事务所杨仲山律师、刘素婷律师认为,刘小姐13岁的弟弟属于《民法总则》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按该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刘弟弟在游戏平台中的充值金额已远超其行为能力,且没有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的同意或追认,其与游戏平台之间的服务合同可推定为无效。
孩子充值近12万,身份认证前充了6.7万无独有偶,OPPO手机游戏在对待未成年人认证及充值问题上也备受争议。《消费者报道》通过“黑猫投诉广东站”联系了谭女士,她称“家中未满16周岁的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用OPPO手机游戏中心下载网易游戏旗下倩女幽魂、阴阳师、猫和老鼠等手游并进行游戏充值消费,累计近12万元。”
谭女士称,2020年3月18日前,孩子并未进行游戏实名认证,就已经累计充值约6.7万元(其中通过孩子自己已实名认证的支付宝充值约1.3万元)。这些款项都流向了“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谭女士表示,这时的OPPO手机账号与软件商城账号、游戏账号,三者默认同一个账号,即手机号码。这一情况在其他OPPO用户的投诉内容中也得到了佐证。
▲“黑猫投诉”上类似案例的投诉内容
3月18日,OPPO上线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游戏系统,使用OPPO手机的用户在游戏付费时都必须完成强制实名认证,谭女士发现,家中的孩子偷偷用大人的身份证进行OPPO游戏中心实名认证,并陆续充值5.2万元。
但谭女士认为这个认证就是‘瞎搞’,因为既不需要人脸识别,也不需要手持身份证拍照,只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完成。
“现在信息泄露那么严重,别人只要知道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完成实名认证”谭女士补充道,“还有网友家的小孩拿爷爷身份证做实名认证的”。
AI人脸识别校对、手持身份证拍照等身份验证方式已在生活场景中普遍应用,但在这些游戏认证过程中为何无法实现?为此,《消费者报道》向OPPO和欢太公司都发送了采访函,但截稿前均未收到任何答复。
查阅近些年的新闻,会发现这类事情并不鲜见,而受最近的疫情影响,不少孩子在家上网课时要使用家长的移动设备,又有一波未成年人陷入了充值陷阱。据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显示,近期关于广东天宸与vivo、欢太与OPPO的投诉累计已有上千条,内容多为“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自动扣款”、“无需实名认证”等,涉及金额在几百至十几万不等。
VIVO、OPPO游戏监管受质疑黑猫投诉平台近期发布的“315十大行业乱象”报告显示,商家普遍不会支持此类投诉诉求,认为账号是属于“家长”的,而且充值的时候也通过了密码验证,不存在所谓“误充值”的情况。目前双方的责任难以清晰界定,扯皮现象严重。
针对未成年人充值情况,vivo的在线客服对于未成年充值的问题有着整齐划一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