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管理的调查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课程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17 00:56:57

今天聊管理调研,所谓管理调研指的是有管理意图而主动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

员工调研是常用的管理手段,也将越来越流行。因为现在的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是在为个人价值实现而工作,为个人兴趣而工作,所以企业用工会越来越从“管理员工”姿态转变为“服务员工”姿态。从为员工设定一个岗位,抽鞭子要产出;转变为给员工一个目标,服务员工创造价值。

如何做好管理的调查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课程(1)

比如亚马逊,员工打开工作电脑,先弹一个窗口出来,给公司的XX服务打个分,为你的XX体验打个分。

调查研究,即为调研,这是一个“复合动词”,我党强调深入一线,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企业管理也是需要了解实际情况,深入实施知晓真实情况,才好判断下决策。

以上是朴素的道理。

开头说调研是有意图的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打算先从意图谈起(实际上意图搞不清楚,调研目标搞不清楚,是更加常见的情况,相比于怎么收集信息要难一些,难在没有一定之方法,没有一定之格式),然后谈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

调研的意图

所谓意图,发源于目标。举个例子,Jack负责单位食堂的运营管理,想让大家吃好是他的业务目标,但是他不了解大家的口味,食材偏好干湿浓淡拿不清楚,那就没法开展工作,于是他需要了解大家爱吃什么。

如何做好管理的调查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课程(2)

这样Jack有了调研意图,即“了解大家爱吃什么”。但这不够,你这样问单位同事,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一锅粥,难以指导工作。于是Jack定义出来几个维度,比如浓vs淡,辣vs鲜,荤vs素。让大家去投票,看天平倒向哪一边,他就干向哪一边。

然后他开始调研了,然后发现都是二八分部的。80%喜欢辣,80%喜欢浓,80%喜欢荤。然后天天搞麻辣香锅、水煮肉、辣子鸡。结果门口小药店马应龙销量暴涨,食堂财务崩溃。

痛定思痛,Jack边做提肛运动边思考,这玩意咋整?群众的反馈群众不买单?

不绕弯子了。最后Jack和食堂商量了一下,找到了厨师擅长的菜系,统计了一下同事们外卖的历史订单。然后:

于是Jack按这个标准设计了3套菜单,又把历史菜单拿出来了三套,放在一起,让同事们排序。结果60%的人把新菜单排在了前三位。至此Jack有信心新策略比老菜单要更受欢迎。

如何做好管理的调查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课程(3)

以上这么啰嗦,就是说管理目标的定义、调研意图的确认是多么重要。这一步不是模模糊糊的定个方向就行的,而是要先做好问题定义、问题拆解、假设设计,再找出真正重要的假设且适合用调研的方式求证的假设作为调研的意图。

实操层面,可以问自己几个检视问题:

调研的方法

形式上,有:

至于调研问题的设计、对象的选择、调研结果的处理,各有各的讲究。

好在这些东西都有比较系统的方法论,现成的工具或者案例可供学习。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找擅长用户研究、市场调研的同事取取经,比自己琢磨要强太多。

从一个管理调研发起者、需求访的角度,分享两个主要体会,也是常见的坑。

1、先放空预设,开放心态,听取反馈

这一点,主要出现在访谈的时候。尽量避免问引导性的问题,当一个话题抛出来,先看访谈对象自然反应是什么。关注他 / 她的第一反应。

除了自己关心的、在意的东西,多向对方倾听与已知信息有冲突的部分,已知信息没有覆盖的部分。这样的信息输入一来是对视角的补齐,二来会帮助我们时刻和终极问题保持足够近的距离,不陷入自嗨,不驶入认知偏差导致的弯路。

2、客观数据 大多时候优于 主观反馈

客观数据是客观行为留下的,最直接,最没有解释空间,最让人信服,无需赘述。

客观数据还可以和样本的特征标签结合起来下钻分析,还可以锁定口径监测变化情况。

但其实主观反馈往往能带来启发性,给我们带来线索,帮我们快速建立比较系统的认知。所以很多人在对一件事产生兴趣的时候,往往先找几个懂行的人吃顿饭,聊一聊。

睡前随便写点,一下子又写了大半个小时。工作习惯导致对文字效率比较在意,容错低,对这种业余的创作真是个障碍啊。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