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画面意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段怎么理解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06 03:53:56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满以为是施展政治抱负的大好时机到了。但是,只把他当作一般的文学侍女臣对待。他不仅在政治上一筹莫展,而且遭到高力士之流百般陷害,终于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被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受到的一次重大打击。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到家的第二年,他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当时,他离开长安已经很久,但在长安的愤懑仍然郁结于怀,于是在告别东鲁朋友写下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画面意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段怎么理解(1)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代)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画面意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段怎么理解(2)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梦游天姥山的奇景,巧妙地把他对吴越山水的向往和对道教神仙境界的憧憬相结合,以排解郁积于胸中的块垒。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理想的追求,对黑暗腐朽势力的反抗,对封建权贵的憎恶与蔑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崇高的精神境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画面意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段怎么理解(3)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越人的介绍和诗人的想象,写出了天姥山那种瑰丽奇伟的景象。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之下,这座天姥山高过五岳、盖倒赤诚、比输天台,简直成了一座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的仙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画面意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段怎么理解(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