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06 04:10:49

作者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时即显露才华,能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二十五岁离川,长期在各地游历,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天宝初供奉翰林,但不受重视,不久即遭谗去职,离开长安。此后屡屡不得意,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晚年漂泊困苦,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有些作品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诗皆为人传诵。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作品导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于天宝四载(745)。此前,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被放出京城。现在,他打算离开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行前便写下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体,不受律束,堪称绝世名作。

“吟”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课文译注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1)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2)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3)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4)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5)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节奏划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停顿节奏(6)

艺术特色

1、语言流丽自然,不事雕琢。全诗以七言为主,杂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的句子,灵活多样的句式适合于表现作者奔放的思想感情。诗中用了一些很普通的字眼,但有极强的表现力。例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对此欲倒东南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这些语句的表现力来自诗中的意境,而不是靠雕琢得来的。

2、丰富的想象。作者善于描写想象中的世界,如熊咆龙吟,雷电霹雳,空中楼阁,霓衣风马,等等,都写得活灵活现,令人惊心动魄。作者用想象世界的美好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在想象世界中游历,表示不肯与现实中的权贵们沆瀣一气。

3、运用夸张的手法。作者大胆地运用夸张来写想象中的事物,塑造想象中的形象。作者在夸张的描写中,融汇着自己的感情。例如,对天姥山横空出世的形象描写,就蕴含着作者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