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先生)
在此之前,刚成立6年的华为把所赚的钱都投到了一个名为JK1000交换机的项目上,悲催的是,华为费尽全力开发出来的交换机JK1000刚一问世就面临技术被淘汰的窘境。
任正非走错的这步棋,将华为逼向了绝境,无奈的华为,又孤注一掷地开始了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的研发。
今天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华为的成功,很难想象当时任正非所面临的压力,旧的项目没有带来任何的利润,新的项目又投入了几百万,华为的资金流迅速陷入困境,C&C08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华为的生死,为此任正非不惜背负高利贷,押上了身家性命,这也就有了前面任正非的那句话。
在华为的危难之际,郑宝用被委以重任。
郑宝用,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1989年在好友郭平(现华为副董事长)的劝说下加入了华为。在C&C08之前,华为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HJD48小型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就是出自郑宝用之手。
这次,郑宝用能不负华为以及任正非所望吗?
从今天的华为也可以看出,结局是圆满的。在郑宝用的带领之下,1993年C&C08(2000门)数字局用交换机研发成功,并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续的小改机型C&C08(万门)被邮电部鉴定为国内外同类机型中处于技术先进水平,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华为C&C08机柜)
凭借着优异的性能表现,C&C08在后来的市场中大火,1994年,C&C08销售达到8亿元,1995年达到15亿元,到2003年,累计销售额达到千亿元,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交换机机型。
C&C08可以说是华为研发的里程碑,也成为了华为的救命稻草,郑宝用也因此成为了华为内部仅次于任正非的二号人物。
任正非曾这么评价郑宝用,他说:“郑宝用,一个人能顶10000个。”一句话足以道尽郑宝用在华为的地位以及对于华为的贡献。
由濒死到复活,你可以说华为是幸运的,但归根结底,背后依旧是技术的体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C08的成功,离不开华为自主研发的SD509芯片,这是C&C08交换机的大脑。
这颗SD509芯片也是华为倾尽了全力所研发出来的产品,要知道当时的华为已经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中,为了研发这颗芯片,在已经一屁股外债的情况下,任正非咬咬牙又凑了十几万美元,从国外买来了一套EDA设计软件,支持芯片的研发。
这也说明了任正非已经是背水一战,生死就在这一瞬间。幸运的是从无锡华晶(也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908工程的企业)挖来的李征所带领的团队经过日夜的研发,SD509,这颗掌握华为生死的芯片终于被研发出来。
C&C08和SD509的成功,坚定了华为自主研发IC设计的信念,1995年,在“二号首长”郑宝用的带领下,华为成立了中央研究部,开始研发的规模化和集中化管理,其中的基础研究部主要负责华为芯片的研发,这个部门正是现在赫赫有名的海思半导体的前身。
以上基本是华为芯片起家的往事,再后来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海思。2004年,华为独立出了基础研究部,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公司,华为开始在芯片IC设计上崭露头角。
但在此之前,华为还遇到了两个坎,第一个坎是海思K3。
2006年,联发科的Turnkey GSM方案造就了中国的山寨机,中国山寨机市场井喷,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已经占中国大陆销售手机总量的40%。对此华为也心动不已,开始了手机芯片解决方案的研发。
三年后,海思推出了第一款手机应用处理器,取名为K3。
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
K3是登山界对喀喇昆仑山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的别称,海拔8051米,是世界第十二高峰,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攀登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这也隐喻了手机芯片的研发犹如征服布洛阿特峰一般难。
(图源:百度百科)
遗憾的是,华为没有“攀登”成功,K3失败了,其原因主要是制程过于落后,当时先进的工艺制程已经来到了45nm,而K3采用的却是110nm,在制程上落后了接近2代,带来的结果就是K3性能不佳,发热极其严重。
彼时的华为,在手机芯片设计上仍然是个新手。
第二个坎是海思K3V2。
在经历了K3的失败后,时隔三年后,华为海思于2012年发布了新一代手机处理器K3V2,采用了主流的ARM四核架构,并支持安卓操作系统。
但是这一次海思K3V2依旧犯了和K3同样的错误,海思K3V2的工艺制程为台积电40nm,而同期的高通 S4 系列的 Snapdragon 处理器工艺制成已经来到了28nm,这一次在工艺制程上,华为再次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