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分工模式中依然是依托于各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展开,不过有了更为系统的分工。
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以及人口红利优势,还依托着广阔的市场。
在国际分工中主要负责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业,而发达国家掌握着技术与资本的优势。
在国际分工中主导着高利润空间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也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同发展位置。
但也激发了发展中国家致力向高端价值链靠拢的决心。
-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是驱动国际分工演进最重要的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民众生产生活及日常通讯交通的便利性。
加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步进入智能化发展时代,国际分工也走向了新的发展模式。
回顾历史上每一次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实际上都是在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开始的变化。
从刚开始的手工业大作坊模式,到开始运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
再到后来电能、计算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已经开始变得更加的专业化,自动化水平也日益提高。
原先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殖民主义分工模式开始转变为多国共同参与其中的新型国际分工模式。
当然各国在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上的不同也决定了他们位于国际分工中位于不一样的地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模式由原先的书信转变为了电话邮件和视频,交流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
人类原本的出行交通方式也开始从步行、自行车、小轿车转变为火车、高铁、飞机。
这些进步都在拉近国与国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让国际间的交流分工更为频繁与便捷,世界市场的规模开始真正向全球范围内拓展。
- 跨国公司的加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兴起,逐渐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极大的推动了当代国际分工的向纵深方向发展。
跨国企业所主导的全球化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及其他跨国企业之间的国际分工使得生产制造全球化成为了可能。
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以本国作为母公司的培育基地,通过资本的外部输出,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市场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性企业。
它瞄准国际市场,以实现全球范围内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也意味着它突破了传统国内企业的生产界限,而把生产以及市场的规模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全球产业链内进行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的传递,这些资源均在母公司的控制之下,在各个子公司之间流动。
子公司有自己的决策机构,但需要绝对服从母公司的统一管理,每个子公司的设立都符合跨国公司最优的生产战略布局。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各个区域内更加专业、细致的分工,发挥当地市场最大的优势,获取最大的利润。
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之下,各个子公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生产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延伸,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
除此之外,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推行,国际间发展战略的变革,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差异以等因素也会对国际分工的演化发展造成影响。
当前国际分工格局的结构及特征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呈现金字塔式三级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位于金字塔的最上层,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位于金字塔的中下层。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强大的竞争优势,主要负责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品,因此一直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领先位置,其中美国更是凭借其突出的经济和技术优势稳居金字塔的顶端。
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度在30多年的发展变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逐渐跻身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位于金字塔的第二级,以涉及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主要负责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低技术产品,负责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积极参与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但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发展道路还存在较多阻碍,目前尚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