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为什么人多,桃花源记社会背景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6 23:37:57

文/任紫陌

古人喜欢“桃花”,道士姬志真曾提出“幸有桃源隐洞天”。说的就是桃源美,一个“幸”字,更是道出了“桃源隐于洞天”的欣喜。“桃花”在中国古代的意象,也非常重要。它既是春天的“代言人”,象征了生机、希望;又是仙隐的“代名词”,满身仙气,可以驱妖辟邪;更是美人的“象征”,素有“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之美。

东晋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就以“桃花”作题,向我们展示了陶渊明对桃花的偏爱。《桃花源记》虽已距今1500多年了,却仍然备受喜爱,并被大家反复吟诵。《桃花源记》通过“记”的形式,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带读者走进了一片神奇的桃花林。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这里没有君臣、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这里的人热爱生活、悠然自得。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将理想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这个桃源既是作者厌倦现世后的向往,又是每个人心中理想的“乌托邦”。《桃花源记》不仅在古代被大家爱不释手,在现代作为课本教材,也同样深得学生的喜爱。

事实上,我们最开始被《桃花源记》惊艳到的,是它的“美”。这种美既没有矫揉造作的雕琢,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藻饰。它的“美”在于纯朴、在于自然,在于真实般的亲切。具体来说,《桃花源记》的“美”,体现在四个层面。

所以,今天紫陌就从“美”的角度上,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桃花源记》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桃花源记为什么人多,桃花源记社会背景(1)

1. 社会之美,传达了百姓心中渴望

“美”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立足于生活。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那时的东晋王朝腐败无能;那时的政权频繁交替、战争接连不断。陶渊明心怀苍生,虽有雄心壮志,却在黑暗的官场郁郁不得志。于是,41岁的陶渊明,便过起了“躬耕”的隐居生活。但是,隐居的生活却异常艰辛,陶渊明不得不时时考虑温饱的问题。

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陶渊明亲自参加劳作,并在这过程中,更直接地了解了农民们的内心渴望。也正是在这一刻,陶渊明发现,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才是百姓的理想生活;原来“人人平等、衣食无忧”的日子,才能令百姓们怡然自得。

但是,如此简单的愿望,在当时却成了一种奢望。百姓们过得是被剥削、被奴役的日子。不要说自给自足,在那个国家分裂、兵荒马乱的东晋末年,根本不存在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所有人都只能在焦虑、恐惧中求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百姓才会渴望拥有一个不受统治、没有战争、自由快乐的社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通过对“美好”社会的构建,既写出了百姓的心声,也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渴望。那种通篇读起来,满是无忧无虑的畅快,将“社会之美”带给人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这种“接地气”的文章,也是为什么《桃花源记》会受到大家推崇的原因。

遗憾的是,直到陶渊明去世,他和百姓们所渴望的美好社会,也未能实现。但,这样的一篇《桃花源记》,却给了大家无限的动力,也让陶渊明在闹市中,得到了一份憧憬,觅得了一份安宁。

桃花源记为什么人多,桃花源记社会背景(2)

2. 自然之美,贵在语言上的惜墨如金

自然山水一直都是诗人们心中的“缪斯女神”,古来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桃花源记》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乡间“自然美景图”。

而这些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恰恰是东晋末年,最缺乏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风景都没有感觉”。战火纷飞的年代,诗人们关注的是“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生死问题。而陶渊明却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美好”描写,也唤醒了大家对自由、平等的渴望。

最难得的是,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惜墨如金,不仅用最简单的词语,将这座世外桃源的“自然之美”,勾勒得鲜活;也在绘形绘色间,触发了读者的想象。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正文一上来,就用一个“忽”字,给读者带来了震撼。“忽”既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奇,也有“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的喜悦。压抑的社会、绝望的年代,竟然有这样一片美丽的桃林。陶渊明用了短短22个字,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感动。

为了突出桃林的自然之美,“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四个词,更是将桃林的纯美、妩媚、精彩描绘得亦真亦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更是用一个“尽”和一个“便”字,巧妙地进行了情节的转折。“尽”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便是“便得心中,尽忘身外事。”的豁然。

在寥寥数语中,陶渊明不仅将自然之美呼之而出,也让读者的脑海里,有了想象和幻想。让人想要不断品读,并在它的“遣词”中把玩,甚至愈来愈爱不释手。古有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对《桃花源记》爱不释手;今有文学爱好者,对《桃花源记》的解读、模仿。所以,大家对《桃花源记》的品读和学习,也成了其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桃花源记为什么人多,桃花源记社会背景(3)

3. 意境之美,是虚构也是真实

所谓的意境,就是指“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段。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如庄子一般,把自己隐遁于“二元世界”中,只谈山水,不讲“虚实”。由于陶渊明从没在文中明确过时间和地点。所以,“晋太元中”的年代 、和“武陵”的地名,并非实写。

虽然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开始,陶渊明实写了桃源的山水、桃源人的生活,但结尾刘子骥苦寻“桃花源”未果遂病终,却恰恰解释了桃源的虚无。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这一片犹如人间仙境的桃源,是真实存的。而他们对桃源真实性的遐想,其实正符合了“虚构理论”所写的内容。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说:“虚构文本隐含大量的受外界和既有文本的依稀可辩的现实痕迹。而这些依稀可辩的现实, 在文本中却被伪装起来。可以说,这个具体的现实世界被悬置了起来,并以此表明它并非既有之物,而是被理解为一种既有之物而已。在虚构自解过程中, 虚构文本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整个现存世界变得似是而非。”

也就是说,“虚构文本”就是要创造一种似是而非性,就是要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真实性产生兴趣,并想要去探索和辨析。这也是为什么,时隔千年,《桃花源记》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的原因。而大家对其“真实性”的猜测,也让《桃花源记》越来越具有神秘性,所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这个结果,也恰恰实现了陶渊明想要通过“虚构理论”达成的效果。

桃花源记为什么人多,桃花源记社会背景(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