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有一个新的历史趋势:因为魏国和楚国,先后因为变法,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所以,当时几个主要的诸侯国,都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准备变法。
这就为后来齐威王在位时期,几个主流国家的变法,埋下了一个伏笔。
总之,齐威王即位之前,齐国和其他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公元前356年,随着那位蔡桓公打死不听扁鹊的话,这位蔡桓公终于挂了。尽管他在齐国的历史上,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后世绝大多数的人眼里,他只是那个不听医生治疗方案的呆子而已。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齐威王登基了。
齐威王登基的时候,西方的秦国,已经轮到秦孝公在位了。而且,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秦孝公重用了商鞅,秦国开始进行商鞅变法。
魏国那边,当时已经轮到了魏惠王在位。当时魏国把首都搬到了今天的河南开封地区,而且在魏惠王的大力支持下,那位出身鬼谷的庞涓,成为了魏国的军事主官,并且陷害了他的同学孙膑。
楚国那边,此时正是兵强马壮,不断挑战魏国的霸主权威。韩国那边,当时已经吞并了郑国。但是同时,韩国当时也没进行变法。韩国要等到几年之后,才会重用著名的申不害,开启著名的申不害变法。
在这种外部环境下,齐威王登基之后,首先要面对的,自然就是对内改革,以及对外挑战魏国的霸主权威了。
这两件事,虽然每一件都不太容易。但是有着之前田家几代人的积攒家底,尤其是之前蔡桓公的努力,齐威王此时已经占据了先手。
想变法,稷下学宫那边,有足够的人才;想和魏国争霸,齐国的国力也积攒的差不多了,而且还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围殴魏国。
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就发生了邹忌面见齐威王的那一幕。
在这之前,邹忌其实一直都在稷下学宫任职。虽然得到了一些齐国官方的职位,但是始终不高,所以之前在蔡桓公时代,邹忌也没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直到齐威王登基之后,邹忌发现,这位齐威王是个想做事的君王,而且也对人才也很渴望,所以才会去面见齐威王。
而当时邹忌面见齐威王的时候,则是用弹琴引出治国的道理,以此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这事在历史上,叫做‘以鼓琴见威王’。而在这之后,齐威王因为特别赏识邹忌,认同邹忌的思想,所以仅仅几个月之后,就任命邹忌做了齐国的相国,全面负责齐国的改革工作。
再之后,邹忌才拿着照镜子这个事,去劝说齐威王,所以就有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故事。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看过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邹忌当时到底照没照镜子,其实根本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