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念: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形式不变;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
(2)试点:首先实行的是安徽省和四川省,后逐渐推广。*及时予以充分肯定。
(3)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4)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及其实质
(1)特点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土地改革(1950~1952年)
①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78年)
①原因:一些*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
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五次:土地规模化经营、流转(2013年)。2006年初,中国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经济体制改革
(1)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①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③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必要性
①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6.近代中国的“开放”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1)背景不同:近代史上的中国是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败后的被迫开放,现代中国的开放是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
(2)内容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是以列强的武装侵略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现代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但是中国却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地;现代中国的开放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现代中国的开放是为使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时间 | 具体表现 | 原因 | 核心内容 | 结果 |
1949~1956年 | 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 照搬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经验 | 实行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 对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 党中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借鉴了国外经验 |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政企分开 |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党中央对国情的充分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注重宏观调控 |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4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③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
①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经营形式)共同发展。
②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③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