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翻译,母忧去职 毁瘠过礼翻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0 03:05:56

(如需查看往期内容,关注公众号:芳华1982的读书笔记)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翻译,母忧去职 毁瘠过礼翻译(1)

王安石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庆历二年进士。

嘉祐三年,王安石上书宋仁宗,极论时政。熙宁二年,自翰林学士除参知政事,四年至八年,两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不久罢去,以使相判江宁府。

元祐元年卒。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翻译,母忧去职 毁瘠过礼翻译(2)

王安石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水、火、金、木、土即五行所构成。之所以称“行”,是因为它们一直在运动、变化着,“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这种自然观,应用到人类社会问题上,就必然主张革故鼎新。

所以王安石说:“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

他以这种理论为指导,在政治上推行新法,对当时社会发展来说,新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新法的推行触及了中小地主的利益,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它的社会基础是狭隘的,所以最终在守旧派的反对下,归于失败。

王安石不仅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文学上的成就也很高,不论诗歌散文,都独具一格,自成一家。散文则有很多论政之作,用笔刻入峭厉,简练透辟。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翻译,母忧去职 毁瘠过礼翻译(3)

选一:《答司马谏议书》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翻译,母忧去职 毁瘠过礼翻译(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